返回第119章 拜访恒生银行(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样自由了。

    一个是因为安全,还有就是名气有了,很多人就不会再同样对待你了。

    这个时代的饮料也不多,刚刚喝了可乐,杨文东便请白玉洁喝了一瓶叫做“绿宝”的汽水,他也不清楚是什么牌子,但似乎卖的还不错,口味也不错。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奶茶,不然更适合请漂亮妹子了;

    他其实曾经也想到过这个,只是这种产业,不适合他来发展;

    就算做出来,别人也可以快速复制,毕竟,这玩意没有啥专利,又不能出口,且奶茶能发展的好,前提也是当地的经济足够好,就现在香港这个一般人吃不饱的环境,估计也就中环那一块才会有人买奶茶了。

    下午3点左右,杨文东回到了公司,迎面碰到了也刚刚从外面返回的魏泽涛。

    杨文东笑问:“老魏,我记得你早上去的很早吧?这么晚才回来,被廖创兴的人留下来了?”

    魏泽涛将手中皮包放下,点头说道:“是啊,那客户经理知道了我来要银行流水资料,还特意通知了廖烈文,他非要请着我去旁边的酒店吃了中饭,我也就去了,总不能太不给面子。”

    “哈哈~”杨文东笑说:“那流水拿到了没?”

    “拿到了,我很坚持,他们也不能不给,不然传出去他们银行还不得被骂死啊。”魏泽涛淡笑说道:“廖创兴银行虽然动用了储户的资金做房地产,但银行本身的业务也还在做的,这是他们的根基。”

    杨文东点点头,道:“好,那既然有了流水,什么时候去其他银行?”

    魏泽涛说:“我约好了恒生银行,明天去跟他们的大客户经理聊聊。”

    杨文东收起流水单子,还给了魏泽涛,问:“恒生银行的总部在哪?”

    魏泽涛回答说道:“在皇后大道163-165号,也是恒生银行的自有物业。”

    “那个位置不错,恒生银行的实力看这个就能看出来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香港地产价格高的时候,很多企业还是不会离开最核心的商业地段的,比如金融、律师等机构,倒不是说他们非要跟酒店一样待在这里,而是能够待在这里才更能显示他们的实力。

    如果是自有物业,那就更牛逼了。

    魏泽涛又笑说道:“这还不算什么,恒生银行在今年年初又刚刚买下了中环旧消防局侧边的一栋旧楼,准备拆了建新总部了,那位置,可不比皇后大道差多少了。”

    “恒生银行在皇后大道已经有总部了,还要建新总部,估计也是看好地产行业,只不过间接的以建新总部的名义了。”杨文东耸耸肩说道:“等我们这次产能拉高了,有钱也去中环搞一栋大厦。”

    虽说他早就定下了自己早期要发展实业的决心,自己目前各方面的资源、精力也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地产方面,目前香港还处于初期的上升期,有利可图,但比不了实业,更比不了手握很多尖端专利以及知晓很多未来的穿越者福利所带来的实业未来。

    可香港的地产行业,有一点,哪怕杨文东也不敢说,自己手中的专利就一定比它强;这就是中环的物业了。

    在前世,特别是80年代后,即使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中环大厦或者地皮,完全就是堪比全球顶级公司股票一般的优质资产,甚至在1982-1984年地产危机期间,香港很多人都认为香港前途未卜,可这种情况,中环的大厦也成交的屈指可数。

    而在50到60年代,中环地皮虽然价格也不低,可远比不上几十年后,真要是有钱,还是能买下来的,现在的中环内部,一样有很多三四十年代的旧建筑。

    魏泽涛倒是慎重说道:“其实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华人偏爱土地与房产,银行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手中有着一个好的物业,那以后贷款什么的也方便多了,甚至还能贷出更多的资金。”

    “道理我也知道,只是现在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为了提高产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等便利贴的产能足够后,只要后面没有什么更大的投资计划,那我们的资金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那时候买大型物业也行。”

    再过10几年,东南亚将会漂洋过海过来一位猛人,他以各种厉害片骗术,从香港的很多银行、金融机构、银号、基金、股市等地方,前前后后接到了上百亿港元,表演了一部堪称人类商业史上最神奇的诈骗神话了。

    此人正是陈松青,香港第一巨骗。他利用70年代香港银行的漏洞,加上一些不合法的手段,不断的从银行借钱,再利用地产拼命的放大自己的泡沫,结果越做越大,还成功上市圈钱了。

    连70年代的银行监管都是如此,更不要说现在了,如果不是杨文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他或许也可以尝试复制一下陈松青看看。

    “也是,现在就等银行贷款了。”魏泽涛想了想,又说:“杨生,明天您要不要也去一趟恒生银行?”

    “我去?也行,我也正好相对恒生银行也进一步了解下。”杨文东思考片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