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搭上别人发展的便车了(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位置还是在未来的商业圣地尖沙咀,虽然是工业地,可能也不在未来尖沙咀的商业中心,但价值也一样会非常高,现在这点额外的成本,光是对比这个,也不值得一提。

    魏泽涛又说道:“我们向东盛下的差不多300台设备,7月份差不多会交付一半,时间方面也差不多。

    正好也给我们更多一点的时间来培训新人,不然我也担心会出质量问题。”

    杨文东同意说道:“好,这种事,我虽然心里也很急,但做事绝对不能太急,哪怕快步走,也得一步一步的来。”

    虽说现在已经多招人来进行培训了,但倍数级也就2倍多一点,再多的话现在的工厂就容易乱了。

    而到了新厂之后,不考虑资金问题,那产能是能轻松扩大十几倍的,这点人自然也不够。

    所以到了新厂后,也还在需要培养人,不过好在东西简单,培养起来也是非常快的。

    只是再简单的产品,一个人学了三天与三个月还是不一样的,后者处理问题的经验显然更强,也更能保证质量。

    魏泽涛说道:“明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全力扩张前的最后一步了,只要6号新厂全力投产成功,再过段时间,便能给我们培养大量熟练工了。

    到时候再建其他工厂,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了,又缺钱又缺人。”

    “是啊,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步了。”杨文东也笑着说道。

    做工厂实业肯定比房地产复杂多了,后者有钱有信心便可以无限通过杠杆来扩大规模,只要市场不变,基本上就没问题。

    但工厂可不一样,一个质量问题就能让工厂损失惨重,甚至倒霉蛋还会倒闭。

    这也是为什么杨文东现在虽然想到了拉杆箱,但却不拿出来,先安心做好现有的,等现有的搞定了,那自己的资源、资金、经验、人才团队都会强很多,到时候再大步扩张。

    又过了一天,魏泽涛再一次前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杨生,港府那边已经审批了我们的胶水工厂项目,但是地点的话,必须要远离市区。”

    “他们有规定地点吗?”杨文东欣喜的问道。

    在与3M协商好后,一方面他招聘了钱尚德这位经验丰富的华人工程师,在美国处理胶水生产线的相关事宜,另一方面他也安排人去港府有关部门申请建这个厂。

    毕竟是化工厂,哪怕是污染相对较少的轻化工,也可能会被港府卡住。

    如果在港府这边行不通的话,那就只能去湾湾那边了。

    魏泽涛说道:“并没有硬性规定,但建议我们去往屯门去。”

    “屯门?为什么?”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港府的意思是,我们的污水在那边直接处理一下排海就行了,这样也方便。”

    “这群鬼佬……倒也正常。”杨文东倒也没再多评价了。

    环保在这个时代还不是主流,毕竟因为发达国家本身还有着大量工业的,因此,只要不是重污染的企业又或者一些涉及到食物、日用品的污染,基本上也不会重视了。

    就说日本,为了发展工业都搞出了最出名的“水吴病”,欧美相对来说要好一点,但层级是一样的。

    直到后来城市污染太严重,甚至产生“光气”这样的现象,经过市区的河水浑浊,才被迫改变。

    而排海,估计在欧美都是很多大企业的正常选择。

    随后他又问道:“香港靠海的地方很多,为何选择屯门。”

    “因为那边就有一家田氏化工厂。”魏泽涛笑说道:“印尼华侨田家炳,在去年就在屯门大兴水利,在海边买下了30万尺的地皮,建了一座生产塑料薄膜与人造革的化工厂。

    虽然跟我们胶水不一样,但也都算化工厂了,我感觉港府的意思,就是想将屯门变成化工基地了。”

    “这倒是好事啊。”杨文东心中欣喜,又问道:“只是我们真的直接排海?3M那边的污水排放,毒性怎么样,老钱那边有没有确认了?”

    虽然这个时代,对这方面管控不是很严,但他还是不太想真的这么做,特别是香港附近也是有很多渔民的,他们打的鱼还会直接送到香港市场。

    回旋镖都有可能打到他自己身上。

    以后这件事还可能成为自己的污点。

    魏泽涛说道:“我与老钱沟通过,3M的那套设备,是有一套重金属与化学物过滤装置,但实际上就是3M公司也经常不用,因为成本很高。”

    “那套设备也会一起过来吧?”杨文东询问道。

    魏泽涛点点头说道:“会的,因为那套设备在过滤的同时,还能回收一部分淡水,只是在美国淡水不值钱,老钱则是认为香港肯定需要。”

    杨文东笑说道:“那就好,这就必须要用起来了。

    缺水是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我本来还准备这一间工厂让我们熟悉工艺技术之后,再去湾湾建一家的,现在如果能缓一缓问题,也好。”

    魏泽涛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