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会面港督与投资条件(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里面,一名高瘦男子,看到来人后,也是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这位就是便利贴大王,杨生吧?我也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了;

    用中文来说,就是英雄出少年了。”

    “港督先生,您好。”杨文东礼貌说道:“非常荣幸您能够知道我,港督先生您可是港府开埠以来,最优秀的港督之一了。”

    这句话倒也不算吹捧,“之一”这个词,反正不知道分母是多少。

    且柏立基,本身也算不错,这位港督在来港之前是在新加坡做总督的,任内化解多场宪制危机,并参与自治谈判,算是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同时,也避免了可能性的军事冲突。

    58年来港后,虽然不如麦理浩那样整顿吏治与腐败,但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特别是推出廉租房、兴建多家医院与学校、以及跟内地协商买水,解决香港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等等

    “哈哈,杨生客气了。”柏立基听到夸赞自己,也算是很开心,随后说道:“请坐。”

    “多谢。”杨文东回道。

    二人坐下后,随意寒暄了会,柏立基便直入主题:“杨生,香港境内大量失业的问题,我想你也知道,现在它已经成为了港府乃至香港社会的难题,港府如今每个月都要投入百万来帮助这些人。

    而你们公司,既然也有着要组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的意愿,所以我想早日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百万?”杨文东有些惊讶,问道:“观塘那边应该不至于需要这么多资金吧?”

    柏立基摇头说道:“观塘那边,只是其中一个问题罢了,可能杨生并没有关注,这几年,来香港的难民数量特别多,一个月就有几万人;

    加上本土本身就有很多人没有工作,所以港府在这方面的支出是非常的大。”

    “难民?”杨文东点点头,这几年来香港的人非常多。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是未来香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有学历的,随着他们的不断涌入,香港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也不会如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提升,从而带动了工业的发展。

    只是,最初几年肯定是比较难熬的,对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挑战,几十万年轻人,如果吃不饱肚子,估计会让港英政府的人夜不能寐了。

    “对,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柏立基说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嗯,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我也就直说了,作为香港人,我的工厂要大规模扩大,自然首选地就是香港;

    可现在选择香港,也有很多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土地,香港缺乏大面积的平地,就算有,也已经被人用了,这对大型工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柏立基赞同说道:“杨生说的很对,不过也只能说港岛以及九龙南部缺乏这样的土地,在新界北,还是不缺的。”

    杨文东摇头说道:“那边是不缺,可什么基础设施也没有,人也没有,路也没有,在那边办工厂是不可能的。”

    等几十年后,香港房价高企,如果他旗下的部分制造业还能留在香港,那也会考虑去前世的新界北,也就是天水围附近,那里还靠近深海,可以利用对面的工业产业链。

    但现在脑子里有水也不可能选择那里。

    柏立基同意说道:“是的,我们有着开发那边的计划,不过时间太长了,目前来看,观塘、将军澳这些地方,符合杨生的要求。”

    “是的,既然现在观塘那边迫切需要,我可以去投资。”

    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土地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上个月我问过湾湾那边的官方,他们可是表示,只要我去投资,那地皮,就是完全免费的,而且位置也在台北市附近。”

    虽然这个时代他不可能去湾湾投资,但不代表不能去问,得到那边的邀请及要求,也能给港府施压。

    对于有足够土地的地方来说,能够请来一个大工业,土地免费只是最基本的,前世富士康巅峰的时候去哪里投资,地方政府几乎所有的都免费,还会用财政给一大笔补贴。

    柏立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那你们想在观塘哪个位置建这个工业园区?”

    “稍等。”杨文东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一张观塘的地图,然后指了一个位置,说道:“这里。”

    “这个位置,涉及到的拆迁,应该挺多的吧?”柏立基看到位置后,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所以我还想在这附近拿下一块住宅地皮,然后建成一个小区,然后按照面积比例,补偿给这600多户家庭。

    而如果他们不愿意住在我提供的房子里,那也可以按照市价,折算现金。”

    他选择的位置,自然就是最好的,也就是既靠近海岸又靠近观塘中心区域,而代价就是原本这里居住的人也更多,不过好在都是自建房,没有已经开发的商业小区,不然那就麻烦了。

    这样的位置,即使在观塘,那也是价值极高的,毕竟面积够大,等香港低端工业未来迁移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