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2章 提前推动未来的TVB(3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很多地区,都是4天才放一次水给老百姓,有时候还经常放鸽子,足以看出,水基本上缺到极致了,甚至刑事案件中,很多人都不去抢钱,而是抢水

    不过,自己这段时间的投入,或许能够缓解普通市民的生存需求了,这也就足够了,经济上的损失那是没办法的。

    柏立基又道:“杨生,你来找我,是为了博物馆选址的事情?”

    “对。”杨文东点点头:“地址他们已经选择好了,在红锦路,但那个地方的地价太贵了,所以还请港府特批。”

    这次博物馆选址,港府的人也参与了,毕竟自己也想用公共基建项目的名义从港府这拿便宜地皮或者其他好处,那肯定也得让港府的人参与进来。

    柏立基则说道:“博物馆算是利民的基建项目,只是你们选择的位置,的确是价位高了点。”

    “可总不能选择太偏僻的位置?那一来不好运输,二来香港市民也不会多来参观了。”杨文东则解释道:“而且博物馆本身虽然有经济价值,但还是比不过正常的商业的,所以如果以正常的价格来购买,实在是太昂贵了。”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这个我理解,那这样,这块地我可以以公共设施用地的性质批给你,这样的话价格就很便宜了,如何?”

    “可以,那这样就方便多了。”杨文东直接答应道。

    公共设施用地,一般价格跟工业用地差不多,甚至更便宜,不过这种地很少见,因为都是政府项目,财团一般不感兴趣,比如公园、图书馆。

    也就这个博物馆特殊一点,其表面经济效益要高不少。

    以公共设施用地拿下,这样自己投入的成本就会指数级下降,那博物馆也能更容易建起来。

    至于不好借机囤地,其实不重要,因为差额的钱去附近买地也是一样的,况且他也是真的准备做好这个博物馆,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把土地搞成商业性质。

    再说,只要土地是自己的,甭管是工业地皮还是什么其他性质,哪怕有一天真的要做商业地产,也是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转成商业用地的。

    就如同原先历史上的李嘉成,就趁着地产低谷期,将黄埔码头的地成功转商,然后在80年代血赚90亿港元。

    柏立基又说道:“好,我会让地政署根据那边的周围地价来定下价格,不会很贵的。”

    作为即将离任的港督,他也想这件事尽快定下来,特别是按照杨文东与他的协议,自己也是可以在这里名留青史的。

    “多谢港督先生。”杨文东又道:“除了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件事我想跟港督先生商量一下。”

    柏立基问:‘什么事?’

    杨文东则说道:“港督先生,现在香港的经济在您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可也有一些还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人们富裕之后都是需要一些精神娱乐活动的,而西方国家一般则是看电视为主,可现在香港的问题,就是有线电视的租金太贵了,导致即使到了现在,也才有不到一万家庭有电视。”

    柏立基问道:“你是想做电视台?”

    “准确的说,是无线的。”杨文东回道。

    时机也差不多了,他想提前推出未来的TVB。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