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地王到手与未来危机的准备(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地价还会继续涨,资本也看好香港地产市场,如此一来,大家的财富都会上涨。

    “恭喜了,杨生。”

    拍卖会结束后,霍营东上前来到杨文东身边后,笑着招呼道:“杨生,在何东之后,也只有极少数人与英资争夺中环的优质地皮,这次,你又要再出名了。”

    “哈哈,我也希望像我这样的华人越来越多。”杨文东笑了笑,又道:“霍生也拍到了两块住宅地皮,恭喜了。”

    “我这加起来,也不到杨生的一半,小打小闹罢了。”霍英东摇摇头说道。

    杨文东道:“以后,霍生肯定也有机会,与怡和太古争锋的。”

    “希望如此。”霍营东又道:“我先告辞了。”

    “好,慢走。”杨文东目送对方离去后,身后又传来了声音:“恭喜杨生了。”

    杨文东回头,道:“何生,我们之间,倒也没发生什么竞争了。”

    刚刚最后的竞拍,是他与置地的。

    “是啊,还是比不过杨生与怡和的财力啊。”何善衡笑说道。

    杨文东则道:“何生说笑了,论资金,谁能比的过银行啊。”

    “银行钱多,但又不是自己的。”何善衡摇头说道:“廖创兴可是前车之鉴啊,我虽然也看好地产,但却不敢逾越半步,最多就是建物业自用。”

    “这样也是好的,其实银行本身也就能赚到地产市场的红利了,真的要想什么都吃下去,恐怕会吃撑到。”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做生意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吃独食,哪怕长兴实业意图掌握全产业链,但这也只是“掌握”,不是什么都自己做,一些非核心的,还是会给其他人的。

    何善衡笑道:“这样也好,省去了不少资金,我就再主攻一下银行业务了。”

    “这样自然更好。”杨文东笑了笑。

    如果历史不变,这恒生银行在何家的手中也就两年寿元了,1965年初,恒生银行就会被严重挤兑。

    可悲惨的却是,恒生银行纵然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却没有什么违规,其风险控制一直也是比较合理的;可遭遇挤兑,任何银行都输扛不住的,恒生也是一样,最终被汇丰吞并了。

    每一次地王的拍卖,都会成为新闻的头条。

    第二天,多家报纸便刊登了此事,不少报纸还将杨文东最后竞拍的照片,当成了封面头条。

    【地王成交价每尺1425元,便利贴大王杨文东成为本次拍卖最大赢家】

    这是星岛日报的首页标题。

    地王、便利贴大王、赢家,每个字,都吸引了不少报纸用户的关注。

    长兴大厦内,杨文东看完报纸后,笑着说道:“这星岛日报可真会吹,我看着都有些觉得脸红了。”

    这份报纸,差一点就把杨文东当做未来的华人之光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吹捧还是捧杀了。

    “只是他们胆子比较大,胡小姐在业内也是这种作风。”郑志杰则笑道:“其实东方日报也可以这样写,只是他们有些顾及您的看法了。”

    “太夸张了也不好。”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发一封信给他们,收敛一点。”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汇丰的第一笔贷款1000万到账了吗?”

    数千万的资金,就算是长兴集团或者怡和,也不能说随便就能拿出来,因此,这种地王级别的拍卖,都是分批给资金的。

    银行那边也是一样,按照计划给钱,等房子建到一定程度,再有下一批。

    一切,都是为了控制金融风险。

    郑志杰回道:“还没有,他们承诺明天会到账,待资金到了地政署的账户后,港府就会正式与我们过户。”

    “好。”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道:“立刻通知贝津铭那边,让他帮我在这块地上,按照港府给的容积率,设计一栋写字楼出来;

    另外,可以让营销部门出去找潜在租户了,最好在房子建好前,就全部租出去,先签五年期的;

    这样一来,汇丰那边可能也会安心一点,我们以后至少有租金还贷的。”

    一栋写字楼,正常建设速度也是需要一年多的,所以基本上要在64年中旬,这栋楼才能建好。

    而原先历史上,到了1965年,自恒生银行挤兑之后,香港的地产就开始萎靡了,虽然没有跌的很厉害,可各种数据都不好,包括租赁。

    真到了那个时候,房价下跌,银行那边肯定会给自己这边压力。

    房价自己没办法干涉,但能够有着稳定的租金收入,那也是好的。

    “好的。”郑志杰立刻答应道:“现在香港中环物业的租赁,还是很容易的,大批公司想着来中环。”

    “行。”杨文东笑了笑,又问:“家乐福最近的物业收购,怎么样了?”

    郑志杰回道:“过年期间,我在九龙那边谈好了2块地皮,港岛这边,我也在金钟与铜锣湾有两块地在谈,还没有定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