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荣耀电子的规模化发展(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杨文东又问道:“那初期显像管也是从美国进口了?”

    “对,初期也只能这样。”王志群解释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直接买回来显像管生产线,恐怕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会不稳定;

    另外就是初期显像管没问题,也能让组装生产线的技术人员及质量控制人员熟悉起来,等以后在香港生产,也就更容易控制质量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好,那尽快拿下这块地,价格方面,适当的优惠就行了,以现在香港地价的走势以及工业发展趋势,耽误太久反而可能对我们不利。”

    63年香港,房价是一路上涨,商业竞拍屡创新高,住宅也是一样,工业地皮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香港的工业也是发展迅速,对于工业厂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有可能会导致整体工业用地价格的提升。

    “明白,明天我会再去与港府地政署协商这块地皮。”王志群答应说道。

    “嗯”杨文东又想了想,问道:“交通这一块没什么问题吧?”

    王志群笑道:“杨生放心,北角是港岛的重要工业基地,在30年代就开始发展了,交通方面是完全没问题的,道路直连太古码头。

    我们这边只需要建一条几百米的路,连接我们工厂的门口以及道路主干道就行,这一块也是港府负责的。”

    “行,那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了。”杨文东点点头,又道:“人员方面,除了要送去美国的人,普通工人也需要提前一点准备好,适当的前期培训也是要有的。”

    “好的,您放心,我们也早有准备。”王志群答应道。

    “好,那就这样。”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道:“我们的晶体管工厂也在附近吧?”

    王志群回答说道:“是的,离这里差不多有1.5公里。”

    “那就去看看吧。”杨文东也说道。

    “好,那我们坐车过去。”王志群回道。

    十分钟后,几人到达,王志群以及晶体管厂的数名高层,带着杨文东在工厂内走了一圈。

    很多工艺,杨文东也是看不懂,即使有了介绍也还是模糊,不过,到了生产线的最后,他还是能看到大量成型的晶体管的。

    随后,所有人来到了前方的写字楼办公室内,杨文东问道:“我们的晶体管,现在一年的产能满负荷了吗?”

    王志群回道:“是的,已经满负荷了,上个月差不多生产了120万枚晶体管。这条生产线的最高生产能力,也就是1500万一年。”

    “嗯,那主要是出口?”杨文东又问道。

    王志群道:“是的,7成是出口,包括日本、美国、欧洲,三成是给香港本土使用的,不过从最近半年的走向来看,香港本土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因为多了很多电子工厂。”

    杨文东笑说道:“正常,本身全球范围内电子工业就在快速生产,香港也是全球代工厂,外加我们拉下了晶体管的价格,这香港那么多企业家,肯定会想办法进入电子产业的。”

    在任何一个行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其技术也简单、进入的门槛也很低。

    现在的电子产业也是如此,除了复杂的家电,很多小产品,稍微组装一下,搭配晶体管就成了,

    以前日本出口的晶体管很贵,但现在降下来了,那整个电子工业就发展的更快了。

    王志群说道:“是的,现在香港的电子企业也越来越多了,很多电子产品一个可能需要几十个晶体管,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杨文东接着问道:“我想再购买一条新的生产线?你觉得怎么样?”

    王志群回答道:“杨生,这件事我也考虑过,但现在有个突发情况,美国的仙童半导体,准备来香港投资晶体管生产线,据说预计产能为1.2亿枚晶体管。”

    “你是担心他们抢我们的市场?”杨文东笑问道。

    仙童的这个大投资,他也知晓。

    早在60年代初,当日本大量的廉价晶体管进入美国市场后,美国本土的晶体管产业因为控制不住成本,就不得不准备转移去其他地方。

    墨西哥太乱、日本为了保护本土企业则是拒绝仙童的投资,最终仙童半导体公司选中了香港,在这里大规模投资晶体管工厂。

    这也是香港历史上,获得发展电子产业的黄金机会,只是可惜后来仙童半导体自己把自己玩废了。

    王志群说道:“是的,他们不仅仅会抢本土市场,也会抢我们出口的市场。”

    杨文东则说道:“的确如此,但我认为晶体管这个市场是无限大的,现在有太多的电子工业在发展,这些都需要晶体管;

    就说电视,你知道全球还有几十亿人没电视吗,只要经济发展起来,这些人就都会购买电视,而一个电视里面就需要几十个晶体管,这是多大的市场?”

    在芯片工业发展起来之前,晶体管就是所有电子工业的核心,哪怕是三百一黑的家电,其内部也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