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 地产危机初准备(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延后,这种事说不准。

    “好的,我明白了。”郑志杰连忙答应道,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自己老板不太看好香港地产了,而杨文东的判断,谁都不会怀疑。

    杨文东又道:“除了家乐福的,但也需要谨慎一点,除非是优质位置,不然也不要下手,真的看中了,也给我提前过目一下。”

    这个事情就只能找平衡了,家乐福的扩张虽然重要,但也不至于差半年一年时间,且如果真的有好位置,他也会同意的。

    “没问题。”郑志杰顿了顿,又问道:“那是否现在就要开始,套现我们手中的物业?”

    这一点是必须的,因为长兴地产手中的大量物业、地皮,都是早期借贷购买的,地产行业都是这么操作的,真靠自己的资金买房,那得亏死。

    而一旦知晓即将出现地产价格下跌,那就必须趁着高价抛售部分,一则可以获得大量现金等待以后抄底,二则降低自己的负债,

    因为一旦地产价格下跌,曾经的高价抵押物,价值下跌后,银行那边为了管控风险,就会要求企业还款或者增加抵押物,这也是很多地产企业,在危机之中倒闭的最大原因。

    “这个不用急。”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除了中环,其他地方一些面积较大的物业、或者价值较高的物业,可以先放出消息,吸引一些买家,他们愿意买的话,那可以协商。

    其他普通的物业,数量多,但容易套现,就等到今年下半年再开始吧。”

    价值较高的物业,批量出售,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不能等到最后一刻;而小型物业,就没这个隐忧了,但不能等到最后两三个月,因为数量太多了。

    所以,前者留一年时间,后者有半年,给市场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如同股市一样,不然大规模砸盘,万一提前引爆地产危机,那自己就亏大了。

    “好的,我明白。”郑志杰点点头说道。

    作为业内人,他自然知道老板的意思,这本身也就是正常操作。

    杨文东接着说道:“其他子公司的需求,也是如此,但凡涉及到地产的,规模在50万港元以下的,又是本身发展需要的,那可以购买,不用上报;

    而如果价值超过50万港元、或者并非迫切需要的,那就要跟我说一下,我同意了才能购买。”

    如果是之前,地产上升期,基本上200万港元以内的地产投资、本身又是发展需求的物业项目,杨文东都是授权给手下自己决定的;当然,这还需要总部审核部门的同意,而交易完成之后,也需要在月底统一信息告知杨文东,然后他事后判定。

    这样操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手下的人,逐步的了解自己对于这方面的态度,如果自己不说什么,那以后手下也好自己根据经验做事,反之则谨慎一点。

    虽说初期可能会导致手下做出一些不让杨文东满意的收购,但本身规模小,又因为市场正在上升而不可能亏钱,还能让手下经理人逐步了解自己,为未来公司规模更大后,降低自己工作量做好基础;不然,什么小事情都自己决定,只会让自己累死。

    而现在马上就要迎来地产危机,他也需要收权,因为如今与之前不一样了。

    “好,我也会通知其他人的。”郑志杰又说道。

    杨文东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另外,从今年开始,给我全方面对于港岛以及九龙那边部分经济发展还行的城镇中心,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包含大型物业、大型地皮或者一些其他优质物业;我要查它们的面积、背后老板的信息、经营状况。

    还有就是香港大型英资公司以及大型华资公司的所有详细资料,不需要涉及什么个人隐秘信息,我要的是经营信息、负债信息、持有物业信息等等,越准确越好。”

    郑志杰心中一动,他自然明白这是为了以后抄底而准备的,便说道:“好的,我会想办法从商务局以及地政署那边调查到这些信息。”

    “这些资料,算是政府机密了吧?问他政府要,会不会涉及违规?”杨文东跟着问道。

    虽然香港如今黑暗横行,但那是底层,高的层面,大家还是守规矩的,特别是华人群体,不能让别人找到把柄;甚至哪怕要玩一些手段,也会尽量走中间灰色路线,不留把柄。

    作为穿越者,杨文东更是谨慎,因为他需要考虑未来以及自己的“正义”名气,除非不得已,不然能合法解决的事情,还是合法一点的好,哪怕多花一点钱。

    郑志杰回道:“如果只是要一些表面资料,那不会涉及违法的,香港的一些记者,有点关系也是能去调查的;

    只不过这些资料不能带走,只能观看,我这边,也可以多派去几个人,大不了观看次数多一点,自己靠记忆记住,这样一来就不违规了。”

    “也行,记住一些重要资料就行了,我也不是真的需要全部资料,先调查中环、铜锣湾这些核心区域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又道:“东方日报的记者挺多的,这些搞文学的记忆也强。”

    “好主意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