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3章 香港货柜码头的开端(2 / 3)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当然,等内地改开之后,各个工厂也会全部转移,这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低端产业,改开后的内地是最合适的。

    魏泽涛道:“好。”

    杨文东看向周浩然问道:“你这边呢?”

    周浩然回道:“我这边是食品与饮料工厂,这些基本上也没什么污染,所以选择地也在中区附近或者周边几个核心经济区,新加坡政府也乐意看到我们这样的企业投资在这些人员密集的区域。

    不过地点还没有决定下来,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商谈。”

    “行,这样看来倒是比香港的沙田位置好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新加坡相当于十年前的香港,如果那个时候长兴集团有今天的规模,也可以在港岛的几个繁荣城镇轻松投资大量工厂,港府估计也会很开心,但到了60年代后,房价暴涨的厉害,地产市场旺盛,就不太可能了。

    今天的新加坡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是没有污染、又能带动大量就业的,那当地政府是很欢迎的,只要不在真正的镇中心就行,边缘地带完全没问题。

    如同80年代改开后一家大工厂去上沪投资,如果没有污染,那就算你想去偏僻地区,上沪政府为了方便就业与交通也不会不同意,非要你去浦西,拆迁当地房子也给你把厂房建起来。

    周浩然道:“是的,只是这样的话,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未来工厂扩大,就不方便聚集在一起了。”

    “有利必有弊,不可能完美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工厂分散,也就是交通方面要多付出一点,算不了什么。”

    比起城镇郊区在未来能够获得的地产收益,多一些运费也算不了什么,凡事也不可能完美。

    这时,王志群也说道:“杨生,我这边也查探了新加坡电子工业的基础,比起香港要弱很多,机加工这一块基础也很差,我们的产业来这里,发展恐怕不太顺利,特别是电视机之类的。”

    “李局长也跟我说过,想让我带动新加坡电子工业的发展,但如果这边什么基础都没有,那就太费劲了。”杨文东说道:“那这样,先迁移一些小型电器组装生产线过来,各种零部件从香港运过来,然后慢慢的在本土寻找供应商;

    记住,我们在新加坡投资的目的不是真的帮助他们发展,而是为了保证在这里投资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够方便的在东南亚销售,或者以后还能卖去欧洲。

    所以只有新加坡这边发展到了我们可以在这里生产电视机、电饭煲或者其他电器,那我们再考虑。”

    投资与辅助发展,本身也是相互的,特别是如今国际自由贸易才刚开始,不同国家、地区去不同的地方关税不一样,海洋里程也不一样。

    虽然自己意图在香港发展核心电子产业,但部分也是需要放在海外生产的;但新加坡不是香港,他不会主动帮着这边进行产业升级,只会顺便。

    王志群答应说道:“好的,那我先考虑将电蚊拍、热水壶这些小东西迁移部分产能过来。”

    “行,等你们所有人确定好后,给我一份详细的投资计划。”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湾湾、新加坡将会是内地改开之前,他工业资本重点投资的三个地方,或许以后为了欧美市场也会考虑去东欧、北美甚至南美投资,但这些一般规模不会很大,zz需求罢了。

    前世内地崛起之前,亚洲有四小龙四小虎,足以说明在制造工业这一块,亚洲就是最完美的生产基地。

    12月22日,杨文东一行人返回香港,而新加坡也留下了一些人,继续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谈判,涉及到重大投资,老板虽然定了方向,可细节方面还是需要交谈很久的。

    刚下机场,便有一群人围了过来,只是很快就被一堆记者围了上来,但被保镖们立刻围住。

    “杨生,长兴集团是准备迁移新加坡吗?”

    “杨生,对于香港的未来,您是什么样的看法?”

    “杨生,香港如今的经济,请问您觉得什么时候才能复苏.”

    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被问出,杨文东则是不为所动,任何话都没有说,在保镖的看护下,顺利的来到了自己车内。

    苏依依前来接机,自然也看到了一切,待车门关闭后,问道:“这些记者一个都不回吗?”

    “如果是一般的经济危机,说两句话倒无所谓。”杨文东笑道:“但现在这个情况,咱们还是少说话为好,我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是说了,一旦说了,被人曲解了,那就麻烦了。

    而且有些记者还是从海外过来的,问的问题很刁钻,你一旦回答就可能上套了。”

    大部分记者还是很有素质的,但少部分就是为了获得爆款新闻不择手段,前世自媒体就经常有这种事情,现在的媒体本质也差不多,只不过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罢了。

    “嗯,倒也是。”苏依依点点头,道:“这段时间你在新加坡的动静,香港这边的传媒很是关注,特别是你与新加坡官员的合影,还有魏泽涛等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