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2章 “我不如他”(1 / 2)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关于你的指导老师,所里讨论了许久,一开始想请王濛老师给你担任。”

    陈珊珊透露道:“不过王濛老师推辞掉了,他觉得自己给你当指导老师有些受之有愧,他这个人也不喜欢给别人当老师。”

    “咳咳,‘指导老师?谁跟谁呀,就是以后有日子聊聊天’。”陈珊珊学了两句王濛说话的方式,继续道:“后来所里又问了王愿坚老师、金近老师、吴组缃老师、王瑶老师都不愿意收伱。”

    江弦听得那叫个汗流浃背,一连被这么多导师给拒绝,理由还都是怕当不了他的老师,这可真是.我优秀能怪我么?

    “最后也是没办法了,还是李清泉同志提议的,请曹禺先生来做你的导师。”说到这里,陈珊珊有点儿生气,“你说你这个同志,所里可是给你操碎了心,你呢?你都不来上课。”

    陈珊珊发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以曹禺先生的身份,原本是不可能来所里担任指导老师的,结果就这么被文讲所硬请过来,给江弦一个人当了指导老师。

    这叫什么,这简直是文讲所的一群人围着江弦一个人转。

    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了。

    “陈老师,我也是尽量过来上课了,没办法,我事情实在太多。”

    江弦不好意思道,他掰着手指头给她解释。

    “你看啊,我现在要筹建文学馆,还担任着《电影创作》副主编、《京城文艺》编委、京城作协理事,还有两部编剧电影在拍摄,一部编剧的电视剧在拍摄”

    这一大串的名头,给陈珊珊听的是一愣一愣的,最后抿抿嘴。

    “你尽量抽空嘛,马上就放长假了,上课也没要求了,别的不说,至少每周你得去拜访曹禺先生一次。”

    文讲所给指导老师定下的规矩是,学员们每周都能和指导老师约个地方,抽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听他讲授一些经验。

    至于长假,文讲所过几天准备去北戴河采风,采风结束以后,有一个月的假期,九月返校后,提交毕业作品。

    告辞以后,江弦又去找王安忆,去要《小院琐记》的稿子。

    王安忆翻找出来,“江弦同志,你的那篇《米》我也看过了。”

    “哦?如何?”

    这段日子,《米》在文讲所算是炙手可热的一本书。

    铁宁喜欢摘抄句子,从《米》里抄录下来厚厚一本的语录,像是:

    [他深知怜悯和温情就像雨后街道的水洼,浅薄而虚假,等风吹来太阳出来它们就消失了。]

    “真是难以想象,你竟然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王安忆带着些崇拜之色道。

    在她母亲茹志鹃和王濛的影响下,王安忆自视“意识流”造诣很深,在讲习所也是名列前茅的。

    结果看完这篇《米》,她真是不得不对江弦服气,因为江弦跟文讲所的学员已经不在一个赛道,他在茹志鹃、王濛那个赛道上。

    甚至王濛亲口承认,觉得他写的不如江弦写得好。

    前些天她也和家里来信,问了母亲茹志鹃是否已经看过了《米》,感觉如何。

    茹志鹃就说了四个字:

    ——“我不如他。”

    王安忆个性里带着些要强,但在江弦这儿,她真是一再绝望。

    每次隐约觉得勉强追赶上了江弦这个同龄人的步伐,一扭头,人家就又甩开他一大截。

    找出《小院琐记》的稿子,交到江弦手里。

    他简单的看了一遍。

    王安忆修改的很细致,基本上江弦勾画的错误全都改过一遍。

    他点点头,“嗯,这样就很好了,我保证,在《京城文艺》过稿没什么问题。”

    得到江弦的认可,备受打击的王安忆,竟然生出一丝雀跃,这种情绪就好像被什么前辈大家认可了一样,有着一丝荣耀感。

    不过她又很好奇,江弦为什么会说,能帮她在《京城文艺》上发表这种话。

    “江弦同志,你是在《京城文艺》做编辑吗?”

    “我不是《京城文艺》的编辑。”江弦再次否认,“我现在是《京城文艺》的编委,有给杂刊组稿的责任。”

    “.”

    王安忆心里刚有的那一点儿小雀跃,又消散不见掉了。

    可以说心情一阵复杂,又为江弦感到高兴,又为两人之间差距更远而感到焦急。

    编委?

    还是《京城文艺》的编委!

    乖乖隆地洞,这可让她怎么追赶的到?

    “没想到《米》会这么受欢迎。”李景峰一脸激动的跟江弦分享,“首印了10万份,十天就卖完了,比《芙蓉镇》都夸张,《芙蓉镇》那会儿首印了20万份,是一个月之内卖完的,江弦,你这是要冲三个月内破百万印刷量啊!”

    十天十万份的速度,三个月,还真是能挑战一下百万的销量。

    对于《米》的畅销,各大报刊也有报道。

    据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