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定在了每次四千元,这和江弦所预期的差不多。
利利落落搞定这笔广告费,梁晓声那叫个佩服,“江副主编,想不到你还颇有几分谈生意的风范。”
“可以可以,连酒都不用喝,我还以为得来喝顿酒。”阿城讪讪道。
这小子酒量大的惊人,他和姜世伟一块儿创业搞过一公司,全国各地跑生意喝酒,碰上难缠的头头,阿城直接把一整瓶老白干倒进一个大缸子,菜都不吃一口,酒直接喝完,给“地头蛇”都能看傻了。
当然这公司最后也黄了。
一回编辑部,江弦就拉人过来开会。
“要改革!”
他语出惊人,而后把规划好的新版块讲了出来,分为:“新片评介”、“电影观赏”、“问题讨论”、“电影人物”、“国内外影讯”、“电影史话”。
“我们要对标《大众电影》,要贴近群众,我们今后也要拍封面女郎!”
江怀延听的皱眉,还没等他给出什么意见,梁晓声就问,“那请谁来拍?”
“请张瑜吧?《庐山恋》那么火。”
“哎呦,那电影我昨天也去看了,张瑜可真胆儿大。”
“我听说真亲了,没播。”
编辑们个个都挺兴奋的,基本没人反对江弦的提议。
他们《电影创作》半死不活的,早就指望有个人能来改变改变现状了。
江怀延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是没有说出什么反对的话,他既然交权给江弦,就不打算再横插一手。
“张瑜倒确实挺好的,如果请她来当第8期《电影创作》的封面女郎,我待会儿就和上影厂那边儿联系。”
“不找张瑜。”江弦摇摇头。
“不找?”
“那找谁?张金玲?”
“刘小庆也行,咱们厂自己的演员也不错,方舒、朱琳都能拍。”
“蔡明怎么样?”
聊起这个,一帮大老爷们儿那叫一个兴致勃勃,积极热情的出谋划策。
江弦端起他的茶杯喝一口水,缓缓道:“我心里已经有了个人选。”
“谁啊?”
“邵慧芳!”
“谁?”
“没听过啊。”
“没印象。”
邵慧芳这个名字,后世很多人不知道了,就连《电影创作》编辑部里这帮长期盘踞于电影圈的老编辑,几乎也没听说过。
“我是在《大众电影》上看到她的。”江弦解释说,他取出一册《大众电影》,“她是潇湘电影制片厂一部正在拍摄的电影《幽灵》主演。”
邵慧芳一部《幽灵》成名,成为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这不是最关键的。
比这部电影更让她出名的,是她拍摄了1980年第10期《大众电影》的封面女郎。
封面上,她穿了一件紧身的喇叭裤,“不经意”的勾勒出了她的“魔鬼身材”,一张封面轰动全国,惹得万千老少爷们鸡动,让人们知道了身材美的标准。
邵慧芳也成了“魔鬼身材”代名词。
李小林也来了一趟京城,江弦把她请到景山东胡同房子暂住。
“你这院子还挺大的。”李小林四处打量,“都快赶上茅老爷子那个院子了。”
“茅老爷子的院子?”江弦好奇,“我还没去过呢。”
“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李小林给他报了个地址,“他那院子也是两进,八九百平呢,74年刚搬进去,以前他住东四那个宿舍小楼,那院子采光好,他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东西。”
茅盾先生眼睛不好,视力只有0.3,这也是这年头很多文人共有的毛病。
比如李清泉,他眼睛也很不好,83年以后,李清泉几乎到了目盲的程度,还要坚持着操办鲁迅文学院的事。
李小林在西厢房的一间住下,跟饶月梅打过招呼,简单收拾妥当,才来得及跟江弦分享,“好几位文学界重要人士都撰文呼应我们了!”
她说的自然是筹建文学馆的事情。
“我刚从茅老爷子回来,茅老爷子说咳咳。”李小林模仿着老爷子的口吻,“前些日子,读了江弦同志的倡议,以及巴金同志在随想录上发表的提议,我举手赞成!
得到茅盾老爷子的支持,江弦自然是相当振奋的,作为筹备小组的组长,他这些时日一直都在关注着文化界对于建馆的意见。
臧克家、叶圣陶、夏衍、冰心、曹禺、罗荪这些个老前辈,纷纷发文表示支持。
有一说一,这件事儿里贡献第二多的其实就是冰心,她没啥存款,干脆把家里珍藏的所有资料全捐了。
当然了,江弦也没想抢掉这些人的功劳,大家都在出力,他无非多出一份力嘛。
至于巴金把组长让给他这件事,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无论是筹建小组、还是筹建委员会,领导者其实都不是巴金。
他年老体弱,又在上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