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8章 小说的合成方向(2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必能促进将来的文学创作更加繁荣。”

    “需要给什么支持?”

    “钱可以由作家们出,我和巴金都可以捐款出来,我们只需要把房子问题给解决了。”

    “房子?”

    这年头房子也是大问题,老百姓的房子都紧张的不行,更别说能供文学馆使用的房子了。

    江弦试探性道:“我勘察过,西三环路边上有一片房子.”

    “西三环路边上?”

    冯沐听见这话,琢磨了一会儿,想到一处地方,询问道:“万寿寺西院?”

    江弦点点头。

    万寿寺西院,是京郊的大庙,满清的几朝皇帝都在这儿替母亲做过寿,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大概五千平,使用面积再缩减一半,两千五百平不到。

    而且这里刚经历了一场焚去三座大殿的大火,里面那是断壁残垣、枯树荒草,能供以使用的房子就更少,目前是总政歌舞团驻扎在那里。

    “你这个地方选的,是想让我给你化缘去啊?”

    总政歌舞团是归部队的,想要他们迁出,就要先打通部队那边儿的关系,这里面困难重重。

    “领导,不瞒您说,我前后也勘察了好些个地方,潭柘寺不错,可惜太远,颐和园的藻鉴堂也够古雅、幽静,可惜地方太小,不够用最后看下来,还是万寿寺西院合适。”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年头,想让国家盖房子当然是不可能的,作协这会儿都在地震棚里头办公呢,文学馆肯定也只能找点现成的院子修缮着用。

    “看来你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充足啊。”领导笑了笑。

    他简单和冯沐、光未然商量了一下,没有给出万寿寺的答复,只是吩咐,“情况特殊,我们没有搞这个事情的经验,你们作协先搞一个筹建委员会出来。”

    “好!”

    这次见面就此结束。

    贺井之一直没有吭声,就静静的坐在角落里。

    想到上次在海子里开会时候,那位甚至给江弦说了句话。

    这个年轻作家不简单啊。

    江弦推门出来以后,心里一阵的激动。

    光荣啊、太光荣了!

    这也能单开一页族谱了吧?

    能像今天这样说上句话,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下午还有个座谈会,气氛总体比较轻松。

    江弦又见到了吴青,和她聊了几句,今年的颁奖除了王濛同时作为颁奖嘉宾和领奖作家以外,还有冰心,她的《空巢》也获选。

    汪曾祺和陆文夫两个人坐在一块儿,文坛的两只饕餮相聚,场景看着特有意思。

    “铁生。”江弦和史铁生打个招呼。

    史铁生笑着看向他,“江老师。”

    “恭喜你获奖啊。”江弦诚心的和他道贺。

    史铁生还想和他说些感谢的话,江弦没接受,“你文章写的什么样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你自己的成就,不需要感谢我。”

    回到家里,朱琳刚下课回来。

    “领上奖了?”

    “嗯。”

    江弦取出奖状。

    朱琳面带喜色的接过,帮他把这张领回来的奖状收好。

    江弦去厨房打了盆水,简单洗漱一番,出来看见墙上“全国优秀短篇”的奖状。

    “挂在这儿怎么样?”朱琳喜滋滋的问。

    “哪儿都行。”他笑着说,虽然高兴,但没那么在意,毕竟他今天最大的收获可不是这个奖项,而是和他的见面,这样的机会一百个奖状也换不来啊。

    朱琳从他嘴里听了接见的事情,吓了一跳,“你们说什么了?”

    “坐在一起促膝长谈,文学馆的事儿算是有眉目了,我的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以后建馆的事儿呢?”

    “以后参与的人就多了,大家一起出力,他们个儿都比我高。”

    这次接见,可以说促使着文学馆的建设工作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截。

    江弦把朱琳轻轻揽入怀中,兴许是今天欢喜的事情太多,他性致勃勃,低下头去轻啄,朱琳先是抗拒,很快双臂环着他的脖颈迎合,很快春意盎然。

    翌日,《人民X报》报道了颁奖仪式,以及见面:

    “对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表示热情关怀和支持。”

    江国庆在报纸上看见,眼睛都绿了,连忙回到家里,招呼饶月梅一声。

    “你说上面这个江弦,说的应该是咱家那个吧?”

    “得是吧!”

    饶月梅也不敢确定,“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人叫江弦啊?还是写的。”

    俩人拿不定主意,风风火火的跑去虎坊路15号,好大儿江弦才刚睡醒。

    等俩人从他嘴里撬出来确切的答复,登时木在原地,好像脚上钉了个钉。

    江国庆都恨不得直接拔腿去祖坟上看看了。

    绝对冒青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