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 又练废了一个号(2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动,小圆脸、水滴鼻、面部线条柔和,有点儿像赵丽颖。

    关键还是原装出厂。

    纯比颜值能吊着打后世演艺圈绝大部分满脸科技的女演员了。

    他左看右看,又忍不住上手。

    来回捏捏她的脸蛋,小声嘀咕:

    “至少比蔡明强。”

    “谁是蔡明?”

    “北影厂女演员一枝花。”江弦说,“你先别管她了,我问你,你真想当演员?”

    “想。”江珂目光坚定,“哥,你让我当演员吧,我知道演员不好当,我什么苦都能吃的了。”

    “这可是你说的。”

    江弦并没反对,等爹妈俩人一回来,就把这事儿端出来和二老商议。

    江国庆和饶月梅正满脸喜色,这是刚在外面显摆完自家的劳模儿子,这会儿一听江珂这个决定,仿佛迎头被劈了一道雷电。

    俩人毕竟过了这么多年普通人的日子,意识形态也仍停留在普通家庭的意识形态当中。

    当演员?

    这话听着跟天方夜谭似的。

    “爸妈,你们不用觉得奇怪。”

    江弦劝说道:“我和朱琳都在北影厂工作,想进演艺圈,别人找不到门路、进不去,对咱家来说是什么难事儿吗?这样吧,只要您二老不反对,我就给老三安排。”

    “唉。”

    江国庆痛心疾首。

    他就指望着老江家能出个大学生。

    江琴那会儿没这个条件,江弦自己找到了出路,最后的希望全在江珂身上。

    如今一看。

    又特么练废一个号。

    “让她去试试吧。”

    饶月梅开了口,“江珂那成绩也不是一块儿学习的料子,能当上演员也不比上大学差多少,你看人朱琳,这孩子演员当的不也挺好的么。”

    “妈,朱琳可是研究生。”江弦提醒一句。

    “噢,对。”

    饶月梅后知后觉,又开始为闺女的前程担忧。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江弦一想感觉还有点儿奇异。

    他是混文学圈的,朱琳是混演艺圈的,而如今,朱琳的妹妹朱虹要往文学道路上发展,他妹妹江珂则是往演艺道路上靠拢。

    这天早上,他又和张艺谋、陈皑鸽他们几个碰了个面。

    “头儿。”陈皑鸽一见着他很是热情。

    他们几个人马上就要毕业了,正在为将被分配去的电影厂发愁。

    “我们想留在京城里,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弄进北影厂?”陈皑鸽试探着问。

    “得了吧,你爸都给你弄不进去,我能给你弄进去么。”江弦没好气儿的说。

    以前还是太高看陈皑鸽了,这厮导演水平实在一般,逮住个电影能吃个一辈子,还是让他拍他的三部曲自个玩儿去吧。

    相比之下,只论能力,江弦还是更欣赏老谋子。

    这厮也没啥后台,一毕业就被送去大西南的广西电影制片厂,江弦琢磨着得想个办法给他留在京城,他还要接着用他。

    时间一晃又过去几天。

    江弦不打算让江珂直接入行演艺界,想着年后安排江珂先进中国戏曲学校去学习。

    这个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戏曲艺术学校,知名校友很多,比如屠洪刚,12岁就进去学习了。

    82年的春节仍旧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只有个类似单位晚会的节目,并不是现场直播,录制时间是阳历的1月1号。

    朱琳匆匆从片场回来,和江弦过了个团圆年就匆匆走了。

    年后,第一届“十月文学奖”的授奖仪式就要开办了。

    蒋子龙的一篇《开拓者》也获奖,他早早从天津来到京城,住进了江弦家的四合院儿里,这天一早,同江弦一块儿往颁奖现场去。

    这一届在京城颁奖,后来颁奖仪式固定在了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

    《十月》作为文坛当中不可忽视的重量级杂志,这次颁奖办的是风风光光。

    中作协的书记冯沐,时任文化副部长、中作协副主席的陈荒煤都出席了这次颁奖,可以说给足了《十月》这册杂志面子。

    江弦和蒋子龙一路闲聊,蒋子龙又是长吁短叹:“你小子,凡是颁奖就不能安生的拿一回奖,总得让我们衬托衬托。”

    “这你可不能怪我。”江弦笑呵呵的说。

    《十月》是国内唯一一册集短篇、中篇、长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的大刊。

    在第一届“《十月》文学奖”获奖篇目当中类别众多。

    《高山下的花环》获得了“中篇”类别的“特别荣誉奖”。

    《天下第一楼》则获得了“剧本”类别的“特别荣誉奖”。

    这也意味着,江弦这回又是连捧两座大奖。

    蒋子龙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在他印象里,好像只要江弦在场的颁奖仪式,他们这些作家总是被他遮掩的黯淡无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