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6章 那一定要积极配合(2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江弦看到谢晋这样的反应,知道谢晋干劲儿来了,他这激将也激的差不多了。

    之所以要激一激谢晋,就怕出现什么意外。

    在另一时空,《高山下的花环》拍摄可以说相当成功,但拍摄途中依旧是阻力重重。

    再一次交给谢晋,他能否再顶住这样的压力、愿不愿意再顶住这样的压力,其实都是一念之间。

    “行了、行了。”

    江弦拉着谢晋坐下,又给他倒满一杯,“我不知道别人,我还不知道你老谢?来,走一个,我们再合作一把。”

    谢晋也生出几分豪迈,举起杯子,“江弦同志,我老谢不会说话,《花环》在国内的影响力我知道,《花环》这篇有多优秀我也知道,这次我拿到《花环》,一定打造出一部让中国影坛为之震撼的传世之作。”

    俩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对于剧本的创作,谢晋询问了下江弦的意见,“这次,你还是自己操刀剧本?”

    江弦想了想,没有选择自己出手。

    “你自己找编剧吧。

    我虽然能写出,不过对于军队生活的一些细节肯定把握的不够到位,恐怕不足以担任编剧这个角色。”

    改编个剧本也就到手不到两千块钱,至于编剧这份荣誉,江弦也不太缺。

    毕竟就算《高山下的花环》再火,观众们熟知的也是导演和他这位原著作者。

    谢晋点了点头,又举起杯。

    江弦本来打算去给《人民文学》给崔道怡送一趟《红高粱》的稿子。

    见此情形,干脆暂且放下这件事,和谢晋喝了个尽兴。

    第二天酒还没醒,一个电话已经打了过来。

    他迷迷糊糊的下楼,把电话接起,声音萎靡。

    “哪位?”“我,陈荒煤。”

    听着这位的名字,江弦赶忙搓了把脸,让自己精神了一些。

    “怎么是您啊,您打电话来有什么指示?”

    “江弦同志,我问你,《高山下的花环》你交给哪家电影厂了?”陈荒煤开门见山的问。

    陈荒煤不仅是老作家,他担任文化副部长职位,分管电影工作,自然对这方面的事情比较关注。

    江弦也清楚,到了如今这个阶段,《高山下的花环》已经不只是他的作品了。

    这部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已经要让上级不得不对这部进行监管和保护。

    这种管理,就要看作者怎么想了。

    想不开的话,会觉得不爽,然后也没办法。要是能想开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荣耀。

    江弦这人心态良好,非常支持国家工作,也就对陈荒煤的询问表现的很积极。

    “我打算交给上影厂。”他如实回答。

    “上影厂?”

    听到他的话,陈荒煤松了口气。

    “嗯,上影厂有导演谢晋,《高山下的花环》是写部队生活的,谢晋又是著名导演,相信能拍好。”

    陈荒煤说完这个,又询问剧本由谁操刀编剧。

    “我还没定好人选。”江弦回答说。

    “.编剧是个大事情,这样,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下午你来我在木樨地的寓所,我们见一面详谈。”

    “嗯好。”

    江弦心里一痛。

    他最近一直在文联开会,今天下午文联组织要放两部外国影片,他本来打算去看,毕竟这会儿进口影片不多,看一次怪不容易。

    但是陈荒煤这样受人尊敬的文学前辈相邀,他又怎能不去呢?

    更何况他一听就知道,陈荒煤要和他聊《高山下的花环》编剧的事情。

    出了这么一档事,送稿子的事情江弦又只好往后暂搁,毕竟他去《人民文学》不只是简单送稿子,还有些话想和崔道怡交代。

    很快,一辆黑色的丰田皇冠轿车停在了虎坊路15号单元楼的门口,吸引来不少住户的眼球。

    这会儿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才有资格配车,更何况这不是燕京212,而是丰田皇冠这样国内很少见的车。

    虎坊路15号又是央视的地盘,相较于普通人,这里的住户更清楚什么样的级别才能配这种等级的车子,所以这车子一在单元楼下出现,便吸引了楼上楼下关注的目光。

    “哟,这车子得什么官?”

    “接谁的?”

    “不知道啊。”

    一帮街坊邻居热切的讨论着。

    “这个车上次开会的时候好像见过。”有人开口道。

    江弦就在这样的注视下坐上车子。

    他观察一眼内饰,算是相当不错。

    这会儿“红旗”轿车停产,加上中日友好,领导配车基本都是进口轿车,像是陈荒煤这个级别,最多的就是这辆丰田皇冠轿车。

    江弦摸了摸皮质后座,琢磨着什么时候给自己也弄上一辆。

    买车这种事国内就别想了,但是上级给他配一辆还是能争取一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