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2章 新侨饭店(2 / 3)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谢晋现在完全确定,江弦一定是没有任何作风问题的。

    谁能对自己女人这么狠啊?

    “老谢,除了胡玉音,秦书田这个演员,我这儿也有个人选。”江弦开口道。

    “谁?”

    “还是一学生。”

    中戏。

    姜文最近可是酸麻了。

    嘿,就大二那倪大红,长得那叫一个丑,表演那叫一个面瘫式演技。

    结果就去演《高山下的花环》了?

    这片儿姜文当然看了,最近特火,就他们中戏里头,走到哪儿那都有人讨论。

    里面给倪大红找那角色段雨国也成了讨论的热点。

    看见一个什么都不如自己的人,却在《花环》这部影片里有重要镜头,哪个心里能平衡。

    “你们说倪大红那小子家里不会有啥关系吧?”

    “不至于吧,听说是作家江弦亲自来学校挑的他,就觉得他特符合这个角色。”

    “江弦挑的?真的假的?”

    “真的,咱学姐丛珊说的。”

    “不会吧,那小子丑的跟姜文似得,也能被挑去演电影?”

    “哎,小点儿声.姜文师兄,吃了么?”

    “.”

    姜文默默从几人身旁走开。

    心里也在琢磨。

    倪大红这么丑,在江弦那儿都能找碗饭吃。

    他帅的比较含蓄,跟江弦也混了个脸熟,是不是应该去找人家多走动走动?

    正想着,有人喊他一声。

    “姜文,你的信。”

    “我的信?”

    姜文利索拆开,看了一眼信的内容,登时僵在原地。

    过了许久,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我中了!”

    6月11日,新侨饭店。

    这年头京城有句话:“南有新侨,北有老莫。”

    说的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初期,京城最牛的两家西餐厅。

    不过相比较老莫,新侨的门槛更高。

    听说新侨饭店在首都机场都拥有一块地,专门负责专机出行的领导人在机场用餐。

    当时尼克松访华,接待场所都设在新侨饭店,可谓风光无限。

    后来申奥,奥申委就在这里的六层办公,一直到02年才搬走。

    “江弦,这边儿。”王濛朝着江弦招招手。

    “可算是来了,我还怕你来不及。”

    “幸好我没在云南多留。”江弦说。

    他从云南一回来就骑自行车赶到这里,为的就是参加今天在新桥饭店的聚餐。

    这场聚餐是《人民文学》编剧部举办的。

    一是因为《人民文学》和《选刊》分家,聚餐惜别。

    二则是欢迎王濛主持《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

    “同志们,我简单说两句。”光未然端着酒杯,作了一番简短的致辞,

    “我从六年前接手《人民文学》工作,当时我年纪已经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因为癌症做过两个大手术,但我一直给自己讲一个原则‘不麻烦大家,不麻烦单位’。

    到现在,我这个老同志要退休了,工作嘛,不能说做的有多好,至少我自己是不太满意的,向大家说声抱歉。

    我这个老同志没做好的,在今后,还希望大家能够和王濛同志一起,把他重新做的好一点,希望这本刊物能够办得活泼些、亲切些,不要单纯求稳,要在乘风破浪中求稳重。”

    编辑们哗啦啦鼓掌。

    比较感性的已经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时候王濛又站起来,简单说了几句。

    没有慷慨陈词。

    王濛反复强调,他只是个作家,编刊物还要仰仗各位专家。

    总的来说,很低调,很能看出王濛人情练达的一面。

    这是他以《人民文学》新一任主编的身份在公开场合亮相。

    江弦觉得这个头开的很好。

    马上到了7月。

    有心之人马上从《人民文学》1983年7月号版权页上看到很大变化。

    首先是主编换成了王濛。

    然后原副主编三人,也只保留了一个刘剑青。

    最大的变化在编委会,原编委会的老一代作家彻底退出,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作家上线:

    茹志鹃、徐怀中、谌容、黄宗英、蒋子龙、江弦.

    这几位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成为这部刊物的中坚力量。

    “不是定好了你当副主编?”朱琳看了版权页以后冲江弦问道。

    “这事儿还要作协开会做决定,过半年才能下来。”江弦解释道。

    这年头,做事儿就是这样。

    要先开会开会再开会、讨论讨论再讨论,最后才能定。

    “编委会名单上还有崔道怡?”

    朱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