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江弦只是个小作者。
如今可不一样了,江弦上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事情,王濛早就在《人民文学》内部会议上提过好几次,这事儿基本算是敲定。
看着面前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面孔。
王扶忍不住唏嘘。
年少有为啊.
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编辑部里打打杂,帮老编辑们跑跑腿。
人家江弦呢,这已经是文学界的中流砥柱了。
“《芙蓉镇》拍的怎么样了?”拉着江弦坐下,王扶赶紧关心问。
“《芙蓉镇》啊”
江弦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美国,不过《芙蓉镇》剧组那边他也一直有联系。
其实电影交给谢晋基本上就不会有啥问题。
还有庆奶,也真被谢晋安排去天天给剧组人打饭,听说还闹了次脾气,哭了一场,谢晋也不惯着,给她训了一顿,庆奶擦干眼泪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给剧组打饭,手法愈发熟稔。
唉,庆奶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背后真正的黑手是他江弦老贼。
不过江弦还是挺欣赏庆奶这演员的。
后世娱乐圈那些个天天营销女强人人设的各种90、95小花,在人庆奶面前都不够看的。
看看人庆奶,这才是真正的女强人,有魄力、有手段、大起大落、浮浮沉沉.人这一辈子比网文都精彩。
这女人有魅力。
以后还是要多合作的。
和王扶聊了会儿《芙蓉镇》,江弦心里也对剧组那边有些惦记,干脆一个电话给上影厂那边打过去,没联系到谢晋,联系到的是文学编辑祝鸿声,也就是当初来跟他要版权的那位,李小林的丈夫,巴金的女婿。
“外景已经拍完了,现在在厂里补拍内景,你什么时候来上海看看?”
“上海?”
江弦摇摇头,“我刚从美国回来,暂时就不去上海那边了。”
“您来啊,我还有件事想和您谈谈。”祝鸿声道。
“什么事儿?”
“哎呦,这不是听说您从北影厂那个《电影创作》离开了嘛。”
“你们上影厂消息够灵通的。”
“就这么大个圈子,他们北影厂干点啥,我们全都一清二楚的。”
祝鸿声笑了笑,又道:“听说您不打算回去主持《电影创作》了?”
“暂时没这想法了。”
“哎呦,那巧了啊,我们上影厂也有一本所属的刊载剧本的刊物,叫《电影新作》.”
江弦错愕,“老祝,你的意思是?”
“嘿嘿。”
祝鸿声笑了笑,“我们这边儿缺个主持大局的人呐,想请你这尊大佛过来,这不正好,你和北影厂那边儿掰了。”
“.”
江弦是没想到,自己还成了一块儿香饽饽。
刚从北影厂出来,上影厂那边儿又惦记上,立马扔出橄榄枝。
“得了、得了,我事情多,上影厂的好意我就先心领了。”江弦婉拒道。
“唉,好吧。”
祝鸿声很是遗憾。
挂断电话,江弦回到家,抱起自家闺女好好哄了一会儿。
随后一个人坐进书房,《战马》只差最后一部分,他准备完成《战马》最后一部分的写作。
自从听了江弦准备在海外重办《今天》的想法之后,赵振开沉寂良久的一颗心就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回想起此前,《今天》的英文刊名还是江弦取的。
当时大伙最初的意见都是“Today”,但是都觉得很普通,最后江弦提了个“The Moment”,立马征服四座。
移居海外的想法敲定下来,这段时间就一直在为这事儿准备。
这天他来到江弦家里,又和江弦聊了会儿《今天》的事情。
“你先去爱荷华,我在那儿有一幢房子,那边我朋友也多,就先在爱荷华把杂志办起来。”江弦道。
他在爱荷华的房子,放着撂荒也是烧钱,成了《今天》的根据地,那这房子也不算是白买。
“成立一个文化产业公司,把杂志挂到公司名下办起来,前期应该也不需要太大投资,往后有需要,我们再寻找投资人,不过这些都不急,美国那边气氛和国内不一样,你先适应适应”
江弦一条条的给赵振开吩咐,最后道:“我还给你找了个副手。”
“谁?”
“钟阿城。”
让赵振开去美国,说是办《今天》,但其实就是创业。
恰巧,钟阿城是个万事通,这小子连修汽车都会。
另外呢,前段时间,钟阿城还拉着芒克一块儿下了海,两个人学着做广告生意,可惜没做起来,公司很快就倒闭了,不过也算是积攒了创业经验。
唯一的缺陷是钟阿城不会英文。
这一点赵振开可以给他补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