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后世他们自家人都学不会!”
柳玉梅顿了顿,又道:“我们秦柳两家虽然人丁凋零了,但好歹还有你还有阿力,还有那些……
就算是阿璃,要不是生病了,她的天赋也是极高的,因为只有真正血脉天赋高的,才越容易得这种病。
普通子弟,根本就入不得那帮怨祟的眼,它们也没兴趣缠上来报复。
秦柳两家是被打断了,而不是没落了。
所以,
阿婷,
你是没见过江湖上那些真正没落的家族门第到底是个什么鬼样子,那后世子孙哟,简直是排着队去和猪比赛谁更蠢!”
“可要是没有那套书,小远是怎么学会的?”
“就两种可能,一种,是李三江地下室里的那些书里,是真有好东西,哪怕在我们眼里,依旧如此。”
“但传承这种东西,真的只是看书看着就能学会的?”
刘姨忍不住在脑海中回忆起少年坐在露台藤椅上看书时的画面,那书页翻得,跟看连环画似的。
“是吧,这种可能很难想象吧?
各家传承的关键点在人,真要靠书靠文字记载就能学会,那各家绝学不早就共通了?
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聪明人?”
“可是您刚刚还说……”
“那是因为第二个可能更难以想象,阴萌那妮子,身上应该是带着一套给猪看的东西的。
然后那小子,把给猪看的东西,逆推出给人看的,给酆都大……”
柳玉梅话头止住了,她下意识地抬起手,喃喃道:
“四鬼起轿。”
虽然无风无浪,但当时的感受,刘姨已经告知她了。
就这两种可能,没第三种可能了,因为过去一年,她们是和小远住一起的,没人能在她们眼皮子底下冒出来,瞒着她们收徒教孩子。
“小远,逆推出来……”刘姨眼里全是震惊,“他要真有这种本事,那各家秘籍,只要拿给他,岂不是就能学会?”
“要不是当初在李三江家时,怕沾惹福运反噬,我真应该去瞧瞧那小子,每天看的都是什么书。”
刘姨提醒道:“阿璃应该知道,可惜,阿璃还不能说话。”
“呵。”柳玉梅叹了口气,“阿璃就算能说话,你觉得她会告诉你?”
“您怎么倒对我生起气来了,阿璃可是您亲手带大的孙女。”
柳玉梅有些无奈地撇过头。
她不想承认,可事实摆在她面前:
她,柳玉梅,一辈子富贵荣华,清高雅致了一生,结果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女,胳膊肘不是往外拐了……是胳膊肘就没放家里!
刘姨见老太太真气郁了,只得顺话道:“要怪只能怪小远不知道给咱阿璃灌了什么迷魂汤。”
柳玉梅冷哼道:“哼,就不能是咱家阿璃眼光好,慧眼如炬?”
“啊对对对,您说得对!”
柳玉梅双臂一束,嘴角轻扬:“咱家阿璃随我,看男人的眼光肯定一流。”
“那可不,可不随您嘛,毕竟是您亲孙女。”
“呵呵呵。”柳玉梅笑了起来。
刘姨故意调侃道:“怎么,听您这话头,您是改变主意了,打算招这过江龙?”
“孩子们还小,你说这话作甚,忒没意思。”
“您说得对,您说得都对。”
“好了,阿婷,是我们看走眼了,他就算只是自己看书看会的,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天才了。
你想想看,当年,我要是对你和阿力,只是把书砸你们脸上,让你们自己去看,你们现在估摸着还在哪条河沟里挖黄鳝呢。”
“当然啦,我和阿力资质多愚钝呐,哪能比得上您挑的孙女婿。老太太,您可真是的,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呢,倒先把我们先看不顺眼、瞧不上了。”
“不许瞎说,再胡吣掌嘴。”
“我错了。”刘姨轻轻给自己来了俩嘴巴,然后说道,“那您可得抓紧,要不然人家就去拜丰都去了。”
“傻丫头,没瞧出来么,人哪里是要拜什么丰都,人是催我这老太婆赶紧开口,他好拿乔提要求呢。”
……
李追远从楼上走下来,在院子里,看见柳玉梅和刘姨站在那里。
“柳奶奶。”
“嗯,三天后,我们搬家,按风俗,你到家里来吃顿饭。”
“好,按风俗,我要带啥礼么?”
“你是孩子,空手来就好,按规矩,该我给你入门礼。”
“有什么?”
“你想要什么,奶奶就给你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