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先来后到(2 / 4)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刚刚过去的1941年末,在渡过了第一个严格配给制度下清淡的新年后,日本这辆已经开动不能停下来的薄皮战车便向美国宣战,同时和德意两国签署了三国结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开明确了三国统一战线的立场。

    不过在半年前,日本就对和德意两国提出的三国结盟之事进行了政府、陆海军高级将领、枢密院议长还有专门请来参加的天皇“就缔结三国同盟条约问题”的讨论。

    在这次会议中,海军军令部总长询问到:“缔结这个同盟,必将进一步恶化同英美的贸易关系,美方势必停止对日出口重要的原材料。何况,日美战争必然是

    ,那么政府对这些问题考虑了没有

    近卫首相针锋相对地回答到:“这些困难早已料到,我已着手制定《新经济体制纲要》,将对国内的生产、配给和消费,全面地实行统制,并把国力集中使用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整个日本将是一座兵工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军需供应不会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即使日美之间发生战争,也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战争需要。”

    海军军令部总长又问:“按照现有军队的消耗水平,石油贮备只能满足海军一年左右时间。那么长期战争所需要的石油如何进行补充

    东条陆相代表政府说:“陆军将保证从荷属印度支那获得石油来满足海军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这些地方获得更多的煤矿和铁矿及粮食等各种资源。”

    而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天皇作了总结发言:“就《日德军事协定》,我从各个方面已考虑过了,事到如今,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说连应付美国也还没有什么对策的话,那也只好如此。我所担心的是,万一同美国交战,帝国海军能否顶住美国海军的进攻。别忘了,日本是个岛国。希望海军好好研究一下对美作战问题。同时也需要准备好与英法等列强之间开战。”

    就这样,天皇批准了政府的条约方案。同一天,天皇发布了欢庆缔结三国同盟条约的诏书。可是,德、意与日本签署条约的意图是不尽相同的。德、意是想利用日本来牵制美国,不使其站在盟国方面进行战争;而日本则想利用德、意来牵制美国。

    而在计划落实阶段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法国人浪漫的思维导致了法军对中国动了手,可在开战后法国人这才明白踢到了一块铁板上。在中越边境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后法国人连溃退的机会都没有便大部份被中国人包了饺子做了个里面的囫囵馅。

    不过虽然在战场上失利了,但这老牌强国的脸面却还是需要维持的。面对日军提出的进驻南印度支那(指越南、老挝等地)的要求,法属印度支那当局立即拒绝了。于是日本军政府立即派遣海军搭载着一支陆军部队强行登陆。小小的法属印度支那怎是日军的对手?更况且它的主力部队已经在中越边境成了中**队的饺子馅。

    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属印度支那当局便不得不默认了日军的要求。接着,日军用同样的方式,一周后要求进驻西部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屈服于日本政府的压力,与日本政府签署了具体协定。同一天,日军便“和平地”进驻西部法属印度支那。对于日军的南进行动,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基于总统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第二条,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因此美国不承认日本政府强行改变法属印度支那现状获取的领土,同时也对日本入侵菲律宾造成美**方大量人员伤亡表示愤怒,但是两国已经宣战,美国一定会再次夺回这些土地。

    在发表这项声明两天后,赫尔再次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决定即日起,禁止本土企业和一切隶属于美国的企业对日出口钢铁、石油、矿石等一切物资资源。

    两周后,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发表态度强硬声明,表示准备应付三国同盟的挑衅甚至是宣战。

    日德意三国建立同盟,就德国或日本来说,不仅没达到相互建立牵制美国的目的,反而将美国推向反三国同盟的一边,从而开始加强了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同时美国的议会也开始讨论是否开始支援正在受到德国攻击的苏联,以制约德国在欧洲的坐大和减缓英法两国的压力。

    受到美国的鼓舞,英国、法国政府也向日本发出通告:由于日本政府同法西斯德国、意大利缔结了军事同盟和出兵法属印度支那,造成了战略伙伴利益上的损失,美英法将共同抵抗侵略盟友法国殖民地的日本,不再让步了。

    为了加快实施南进国策,日本政府、统帅部大本营以及陆海军高级将领于1942年2底召开了联席座谈会,会上决定:既然已经得罪了西方三国,那么就撕破脸皮大打特打。日军将采取一切手段加强对东南亚的进攻以获得更大的土地和物资资源。

    不过对中国歼灭法国在越南的军事武装力量的问题上,美英法一致否认了法国入侵中国的说法,一致认为是中国入侵了法属北部印度支那,由于操纵着世界主流的新闻喉舌,黑的很快便被描绘成为了白的,而白的,很快地便在这些喉舌下描绘成了黑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