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头,而一旦变钝,也很容易磨石上重磨。
想要打制一把上好石斧并不是件容易事情,所以族里擅长于此道人颇得众人敬重。骊芒就是其中一个。管如此,工具材质决定了它毕竟落后。当他像现这样需要砍伐大量树和竹子时候,就会很辛苦,他自己从来没有她面前提过这一点,但木青心里总是很遗憾,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这里发现铜锡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等他有了金属斧头或者刀,做起这些事情就应该顺利一些。但是想来应该很是渺茫,因为她甚至不知道矿脉该如何去寻找。
骊芒一直忙了七八天,后他们谷地里终于堆了足够竹子和木头。接着就是烧砖了,这也费了不下于砍竹木功夫。大约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可以开工了。两人围着谷地绕了一大圈子,后决定离瀑布不远处一块向阳平地上起屋,那里四周空旷,土质密实,光照充足,离水源又近,非常适合。
按照木青设想,房子底层是类似竹楼那样空层,防止雨季漫水冲刷和虫蛇。傣家竹楼基脚有些特殊,一般是地面放上石基,用二十四根竹子或者木料直接顶方石上,离地七八尺处结梁造屋。但她怕不保险,所以叫骊芒挖了坑基,沿着坑壁打下了高过地面大木桩,木桩一个挨着一个,打牢了顺着木桩用砖头砌墙高处地面,后重填回了土夯实。
古老竹楼四壁是用竹排或者竹篾围成,夏季自然凉爽,但这里,肯定无法抵挡严寒冬天,照搬是不行。所以他们沿着高出地面基础砖墙开始往上叠加。
砖体之间粘合剂,木青和骊芒也是费了一番脑筋。去年冬天砌那道火墙时候,是用粘土和松脂搅拌了粘合,这次又多加了一种东西,就是从前骊芒有次讲过那种他小时候摘过来踩破就会把人皮肤粘住果子。现是初夏,果子虽然还没有结出,但植株捣碎后,黏性也非常强,与粘土松脂一道搅拌均匀,虽然和现代水泥无法相比,但与古代砌砖石墙用粘土加糯米汁,算是丝毫不逊色了。
三个月后,他们房子造好了。望着自己和骊芒完全是摸索着慢慢建出来这座房子,木青不顾自己八个月大肚子,一把搂住了骊芒脖子就要跳着亲上他脸颊,吓得骊芒急忙蹲了下来让她亲个够。
她男人真是劳苦功高。
房子不大,但是足够他们住了,而且完全是按照木青起先设想格局布置起来。东边楼梯上去,地板是用劈开竹子压平横竖梁上铺起来,屋顶用剖成半圆形掏空竹管朝下紧紧并列覆盖,再上层竹管之间接缝处铺设下层朝天仰放竹管,就像瓦片放置那样,这样可以将雨水完全地接住顺着坡状屋顶流下,上面再覆盖一层用茅草蒲葵编出来顶。冬天时候他们可以改成用兽皮覆屋顶铺地板。屋子里柱子全部是粗竹,里面房间隔层也是竹片。四面砖墙体先用粘土抹平墙,再用编出来大片竹篱或者藤篱覆盖,这样屋内就显得干净许多。紧挨着房子是个筑顶火塘,火墙从这里往上延伸进了房子里,以备冬天取暖用。一道用中通竹管相连水道从瀑布处直接架到了火塘边上,要用水时候拔掉末端塞子就可以了,这样木青就有了源源不断自来水。骊芒甚至自作主张地把她原来设想中竹篱改成了又宽又高围墙,理由是这样他不家话她会安全些。木青虽然觉得有些煞风景,但不得不承认他说有道理。后他们挖了个大坑,用多出来砖砌底弄了蹲式茅房,以后除了草木灰,他们种植作物蔬菜就会有稳定肥源。
一年中热季节已经来临了。这一天他们从山洞中搬到了小楼里。木青和小黑非常高兴。小黑把乌龟壳推到了堂屋靠窗角落里,从此圈定了自己地盘。它很念旧,现乌龟壳已经有些容纳不下它身体了,但它却不离不弃,硬是要挤里面。但是等它再大些时候,木青打算把它赶到底层里去住,免得它体重压塌了楼板。骊芒虽然显得也很开心,但木青很发现,他似乎有些住不惯这样结构房子,起先几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只好百般抚慰他,过了大半个月,这才慢慢有些适应了过来。
他们种第一季黍子收成了。骊芒打制出石镰,收割了庄稼。后他们收了满满两藤筐黍子。产量实不高,但是木青很高兴,她想等以后种植经验丰富了,收成应该慢慢会增加。考虑到这里暖热天气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留下吃一部分,剩下他们又播种了下去,这次种面积扩大了一倍,木青期望能收成第二季庄稼。接着薯根也开始膨胀了起来,有些甚至拱出地面露泥土外面。木青刨开垄堆上泥土挖出成串成串薯根后,惊喜地发现可能是由于土质肥沃缘故,种出来薯根和以前野生相比,不但个头大了些,而且入口也少了些原来涩感。她大受鼓舞,和黍子一样,利用漫长暖湿夏季再种第二季。
产期日益临近,木青慢慢变得有些不安起来。她早早就给自己准备了煮过晒干草垫。唯一那件衬衫老早就舍不得自己穿了,洗净放起来,准备等孩子出生后穿。衬衫早就软塌塌得不像样了,但是给刚出生婴儿裹穿,应该是好不过。
管她一再告诉自己,她不怕痛,会没事,这里女人们不都是这样生孩子,她们甚至没有可以利落剪断脐带剪刀,但是一想到自己很就要经历那种场景,她还是忍不住会有一种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