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1.第071章 跪师(5 / 5)  我本闲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前,才有人恍然大悟:这就是传说中那个薛况的嫡子啊!

    只不过,这询问顾觉非的口吻,未免也太简单直接了吧?

    众人不由都去打量顾觉非的神色。

    可顾觉非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他坐在那里,就好像是一座伫立在海边的高山,任由海浪拍打,岿然不动。

    “考虑良久,你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浅淡温雅的嗓音,带着不变的从容与镇定,更不用说那一身的气度。轻而易举地,就让人生出一种不得不信任、不得不仰视的感觉来。

    薛迟两手垂在身侧,紧握成了拳头。

    但慢慢地,又松开了。

    他定定地注视了顾觉非许久,目中便多了一丝硬朗的坚毅与刚强,竟然将衣袍掀起,长身而跪——

    “学生薛迟,愿拜顾先生为师!”

    分明稚嫩的声音,此刻听上去,竟有一种坚决之感。

    阅微馆中众人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却齐齐安静了下来,二楼上的陆锦惜与永宁长公主,却都不由自主,豁然起身,惊讶地看着下方。

    薛迟年纪尚幼,身子小小的一团。

    可在长身跪在顾觉非面前的时候,已然有了一种男子汉顶天立地的气概,让周围不少人有隐约的动容。

    就是孟济,都有些没想到。

    他愣了一下,才连忙将先前已经准备好拜师贴翻开,朗声宣读出来:“学生薛迟,庆安七年生……”

    帖子里写的都是薛迟的出身籍贯性情及拜师的情由。

    一字一句,清楚极了。

    孟济宣读完后,便将拜师帖递给薛迟。薛迟接了过来,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呈给顾觉非。

    这便是投拜师帖了。

    学生呈上,先生收下,便算是收了这个学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朝着顾觉非去。

    顾觉非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目光却落在了薛迟的脸上:这一张忽然有些酷似薛况的脸。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坚毅,一样的藏着一种男儿气概……

    男儿膝下有黄金。

    跪天地,不跪鬼神;跪父母,不跪权贵。

    如今薛迟这一跪,却是真心实意地要奉他为师,渴盼从他这里得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这一刻,顾觉非的心底,竟涌出了一股难言的沉重:心里想的时候是一回事,可当人真真切切跪在自己面前了,才知前尘恩怨尽数涌来,是什么感觉……

    一片寂静中,顾觉非竟然没动。

    过了许久,他才终于伸出手去,接过了拜师帖,凝望着薛迟。

    “乃父薛况,戎马一生,功在千秋。然一朝殒身,埋骨沙场,与匈奴之战未能毕其功于一役,终为我大夏百年憾事。”

    “我虽与他相交不深,却曾仰其英雄气概,亦惋其早逝英年。”

    “今日收你入门,不祈你铁甲征战、建功立业,但求栋梁社稷于庙堂,饱食黎民于江湖……”

    话到最末,却像是喉咙里有千刀万剑在划!

    握着拜师帖的手半笼在袖中,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到,顾觉非手背上,那因为用力到了极点而突起的青筋……

    即便是薛迟,也只能看到这曾与自己父亲齐名的男人,那一张没有丝毫情绪起伏的脸。

    唯有这一席话,深深地印刻在了他脑海中。

    “学生受教。”

    他躬身一拜,起身后又加三叩首,一拜三叩首,行的便是拜师礼中最重的“三拜九叩大礼”。

    每一拜一叩首,皆毕恭毕敬,没有半分的松懈。

    这一刻,整个阅微馆都安安静静地。不知道是为昔年那个葬身沙场的大英雄,还是为了顾觉非眼前这一席话……

    唯有永宁长公主。

    人站在陆锦惜的身边,远远看着下方那一幕,脑海中却回荡着方才顾觉非说的“仰慕”和“惋惜”,只觉得骨头缝子里都在冒寒气。

    声音,只从牙缝里挤出来:“虚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