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讯之人来到了县衙后院,在书房见到了正在下棋的庞伯琦和侯春文。
赵辰羽略微有些忐忑,到了书房先一步上前躬身作揖。
“拜见舅舅,见过候先生!”
庞伯琦抬头看向赵辰羽,微微摇了摇头。
“让你来怎用了这么久?”
“呃,天色尚早,外甥昨日又晚间醉酒,今日起得迟,闻讯之后是立即洗漱前来的......”
庞伯琦听了顿时心头来火,一手“砰”地一下拍了拍案几。
“哼!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当初我费尽心思送你拜得名师,你倒好,空学风雅不累基石,如何能出人头地?”
赵辰羽在武陵县唯一怕的就是自己的舅舅,这会脖子都不由缩了缩,慌忙找理由解释。
“舅舅,皆因我那好友将要离去,下次再见也不知是何年月,遂多喝了几杯......”
这理由勉强可以,但庞伯琦还是又冷哼了一声,倒是一旁的侯春文想到什么,立刻问道。
“赵郎君所言那离去好友是谁?”
“呃,这......正是陶渊明,陶元亮是也!”
赵辰羽这一回答,侯春文立刻又追问一句。
“可是那泛舟发现桃花源之人?”
赵辰羽略微诧异地看向侯春文,随后又反应过来,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已经传开了,可能还是那天醉风楼中论事没怎么避人吧,别人知道也不奇怪。
可是传开归传开,要赵辰羽主动说,他又不太乐意,毕竟答应了朋友的。
虽然赵辰羽没回答,但一看他这藏不住事的表情,庞伯琦和侯春文就都明白了。
“怎么,不愿说?”
庞伯琦这么问一句,赵辰羽尴尬地挠头。
“非是外甥不愿,只是我与元亮有过约定,不向外人提及此事啊......”
“哈哈哈哈......赵郎君,此事在醉风楼已经传开了,武陵城中知之者早已不少,现在连上庸郡那边都知晓了,太守亲自过问,此约又有何用?”
“啊?”
“否则你以为我等从何知晓呢?”
赵辰羽瞪大了眼睛,是真没想到太守大人都来过问了,而庞伯琦则又冷着脸道。
“怎么,连我也是外人?”
“外甥不敢!”
“那还不快说!”
赵辰羽犹豫一下,想着既然已经传开,又迫于舅舅的压力,便将自己所知的说了一下。
这么一来,不由让庞伯琦甚为惊异。
若此前还能说仅仅是传言,那么经过自己外甥这么一讲,庞伯琦还真就重视了起来。
毕竟赵辰羽说的可比侯春文讲的还要清晰,并且多了许多细节,比如陶渊明留下记号等事。
关键庞伯琦也不相信赵辰羽敢骗他。
“对了,你那友人呢?”
听到舅舅这么问,赵辰羽便如实答道。
“元亮十天前就已经离开武陵,说是要去往南阳拜访其兄长刘麟之......”
庞伯琦抚须点头。
“刘子骥之名我亦有所耳闻......嗯?你方才不是说昨夜饮酒因为送别友人?”
赵辰羽顿时身子一抖,糟糕,说错话了!
-----------------
片刻后,衙门校场,一名衙役找到了正在这里活动拳脚的陆景,让他立即去见县尊大人。
等陆景到了县衙后院,在书房门外几步远瞧一眼,发现除了县令庞伯琦和募兵侯春文坐在榻上外,赵辰羽这个武陵城小有名气的公子哥也在。
陆景不敢怠慢,跨入书房中行礼。
“属下参见大人!”
“大人,不知您找我们有什么事?”
上次砍了妖怪之后,陆景总是心神不宁,练习功夫的时候更加卖力了,不过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他确实也比较闲。
庞伯琦摆了摆手,将上庸郡太守的信件递给陆景,他知道陆景是识字的,能看得懂写了什么。
在陆景阅览的时候,一边侯春文则已经开口解释起来。
“大人找捕头来,是因为近日里所传桃花源一事,此事既然惊动了太守,我们便需要查探一番,想必你们应该也听过此传言吧?”
“查探?”
陆景疑惑了一句,侯春文笑着抚须点头。
“不错!”
这会庞伯琦则直接下令了。
“陆捕头,你速带几队人手,准备一些舟船,即刻出发,沿着武陵水域前去搜寻,务必找到那桃花源,若事情属实,记你大功一件!”
说实话,桃花源的传闻陆景也听说过了。
但那也就是个趣闻而已,先秦遗民隐居至今,想想就觉得荒唐,真能做到在山中数百年不出的,怕是仙人才有几分可能。
可比这传言更荒唐的是,县尊大人竟然下了寻找桃花源的命令,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