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2 / 3)  逆流伐清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海上激战还在继续。又是一声巨响,忠靖伯陈辉的座舰在火光和硝烟中沉没,带着跳上船的上百清兵一齐殉葬。

    闽安侯周瑞和忠靖伯陈辉的英勇表现不仅感动了所有的明军,也震惊了所有的清军。最关键的是,他们为郑成功赢得了时间。海面恢复了平静,风向和潮流也开始有利于明军舰队,反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出击,把敢于进犯的鞑子全杀光。”

    “出击,把鞑子全杀光。”

    “出击,杀光鞑子!”

    随着郑成功一声令下。明军所有舰船升帆起锚,趁着北风和退潮,速度飞快地与迎面驶来的清军舰队撞到了一起。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从厦门一直到金、厦海峡,半个时辱后。几十里长的距离上便到处都在战斗,明清两军八百多艘战舰混杂着,在全线乱战成一团。

    清军在明朝最强水师的奋勇打击下,很快便显露出了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而且,或许是突出头等舱或三等舱,清军舰队的战船居然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中满洲兵坐的是船头漆成红色,而绿营兵的船头却是黑色的。

    满洲兵虽然个个十分善战,单兵素质很强,但却并不适应摇摇晃晃的船上环境。这个弱点很快便被明军抓住。明军舰船纷纷集中全力狠狠地攻击红船,毕竟这是清军的主力,只要干掉了主力部队,清军势必会更快瓦解。

    果然,接连几艘红船沉没,另有几只遭遇重创后,红船开始率先后撤。这一下子,战场上的形势便急转直下。清军的败势再无可挽回了。

    清军舰队由来自天南海北的几省水师组成,除了少量福建水师外。其他都对厦门附近的洋流、风向缺乏了解。而且,仓促集中起来的清军水师彼此间还缺乏信任,红色舰船的后退造成了连锁反应。

    你跑我也跑,反正舰船受伤落单后,是不指望着别人来救援的。各省清军战舰开始自行其是,胆小的跟着一起后退。胆大地则开始躲避明军的冲击舰队。

    随着大批清军舰船后退或避让,清军水师全军动摇。而目睹了周瑞和陈辉悲壮一幕的明军将士,则在怒火的引导下,成为不可阻挡的钢铁战士。主帅郑成功亲自乘坐哨船,直抵第一线指挥战斗。顺便鼓舞士气,而在郑成功的到来下,明军更是越战越勇,接连攻上敌船,俘虏了清军将领哈喇土心、马勒土心、石山虎等十数人。使得清军主将李率泰不得不下令:全线撤退!

    从撤退到各自逃生,清军水师很快土崩瓦解,出现了海战中极为罕见的溃败和追杀。清军舰船谁也不肯留下抵挡明军的锋芒,甚至不再试图攻击明军舰船,而是扯起风帆,拼命地抢在同伴之前脱离战场。

    明军水师则穷追猛打,不时追上清军舰船一阵猛轰,只要舰船的风帆或桅杆受损,便意味着这艘舰船已经陷入了明军的重围,不要奢望任何友舰会回头援救他们。然后明军舰船继续追赶,等回头再慢慢收拾船上的清兵。

    清军的败势越来越大,达素指挥的登舰舰队很快也被波及。陆上清军损失惨重,海上舰队也遭到了明军舰队的打击。被击沉数艘舰船后,负责运输部队的船只在惊恐之下,顾不得接应岸上部队,便开始撤退。达素已经彻底丧失了胜利的信心,留下施琅带领浔尾水师殿后,他先跑路了。

    战舰划过海面,轰隆的巨响震动着甲板,一颗颗炮弹从两侧船舷飞出,划着各式各样的弧线,砸向清军船只。两艘装备有二十门火炮的大舰为首,身后各跟着装备有十二门火炮的十艘舰船。南海舰队并没有采取乱战之术,而是结队作战。

    两支舰队隔着数百米的距离向前穿插,不论是夹在中间的,还是两侧在射程以内的清军舰只,都遭到了火炮的轰击。船腹有红夷炮,发射实心炮弹;甲板上有轰天炮,发射箭弹。快慢交替,前后配合,被掠过的清军舰船很难逃过这依次驶过的十艘军舰的火炮轰击。

    外省的清军水师不熟悉这里的水文情况,根本不知道哪里会有暗流或是礁石,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可以停泊的岛屿,是否有适合停泊的避风处。在厦门附近,清军舰船独自逃生的能力很弱,一旦受损或落单,几乎就得等着明军舰队回头慢慢收拾。

    海风迎面吹来,带着硝磺味道,段智英却不觉得呛鼻。他大瞪着眼睛,高声指挥着甲板上的炮兵,装填箭弹,向着一艘艘清军舰船开火轰击。

    “开火!”“开火!”……

    嗓子已经变得嘶哑,段智英依然吼叫不断,这样的海上追杀实在是痛快。看到敌船上爆炸,或被实心炮弹击中,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前方的敌船越来越少,远处的军舰发来的旗语,询问是否停止追击,回头拦截。

    陈上川想了想,决定就此收兵。两支舰队开始转向会合,排出了长长的雁翅阵形,象一张大网,缓缓向回兜杀。

    段智英终于能拿过水壶,让喉咙得到滋润和休息。抬头四下看了看,陈上川站在舵楼上,正向他颌首微笑,显然是非常满意。

    ……………

    清军水师完全溃散,郑成功见大局已定,便让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