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协约国夏季攻势(2 / 2)  北洋1917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为东线战场上当仁不让的主力集群。

    这样的调整和部署显然是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双方掌控前线军事指挥权的博弈结果,托洛茨基力主以沙俄军事专家为集团军和方面军指挥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虽然这些沙俄的高级将领早就宣誓效忠苏维埃和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但瓦采季斯也好斯拉文也好,作为前沙俄的高级将领,贵族出身的他们要想彻底融入布尔什维克的怀抱显然相当艰难。

    同时由于北集群在喀山一线久攻不克,而南集群在乌法以西进展顺利,乌里扬诺夫的同志们已经不只一次的指责负责指挥北集群的瓦采季斯和第五集团军司令斯拉文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要求审查他们和喀山前线的中高级将领,当然,好在有托洛茨基这个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力排众议护着。

    捷尔任斯基的契卡们在喀山前线还不敢像在察里津时那样乱来,在五月和六月两个月先后三次察里津保卫战役中,南方面军军事委员约瑟夫同志下令枪毙的师长旅长们没有一个排也有一个班之多!当然,事实也证明了肃反和铁血政策是必要的手段,有两个师长在躲过契卡的屠刀之后第一时间就拉着队伍投奔了对面的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白卫军!

    苏俄中央和俄国老百姓当然看到了高尔察克的全俄临时政府发布的土地改革和八小时工作制并提高工人待遇,给城市居民发放食品券的公告,但伏尔加河防线都已经失手的情况下,没人把高尔察克政府说的话当真,看上去岌岌可危的政权再怎么许诺都是空话,事实上乌拉尔山脉以西随着前线一个又一个白卫军失利的消息,整个社会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一半是当地老百姓为了逃难而自发的从乌拉尔山脉以西往东流窜,一半是高尔察克政府开始把喀山和乌法等重要城市里的工厂设备和白卫军家属往乌拉尔山脉以东搬迁,这跟之前正好倒了个个,当然,甭管乌拉尔山脉以东是中国人的还是日本人的还是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的,只要给人活路就比什么都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