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见证者们(4500字)(3 / 3)  超级能源强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来故障率就越高,大华在有瑟坦油田的情况下,也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培养出几百名的合格人员,现在,在维持瑟坦油田的情况下,人力也不能说是充足。

    毕竟,阿齐久油田所处的海面比瑟坦油田要深,建设难度和使用难度都要相应上升。有资格到这里来工作的工人,大多处于“特殊贡献清单”靠前的位置,他们为大华实业创造的利润和获得的红利,都是超过本土员工的。

    与之相应的是,好容易排在特殊贡献清单靠前位置的大华员工,也会尽可能的维持自己的位置。

    充分的经济刺激,再加上一点点中国特有政治工作,是保证中方的海上钻井平台持续工作的良方。

    雇佣来的英国、丹麦等欧洲工人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更短的工作时间和更高的工资且不去说,光是两个月一次的探亲假就让人焦头烂额。附近已经开钻的几家欧洲石油公司都是焦头烂额,他们的欧洲员工数量太多,频繁回家,几乎要两套班子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营,而两套班子半数以上的精力和运输资源,都耗费在了保证休息时间和福利等方面去了,整个是中国国企的超级加强版。

    有了这些欧洲石油工人做对照,每半年休息45天的美国工人都变的可爱许多。

    所谓的欧债危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欧洲人都想着尽情享受生活的时候,生活必然会愚弄他们。

    现实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尽情”施展的空间。

    王德煌抬头看看,发现快要到甲板了,又连忙追问道:“进尺呢,几个钻井平台的进尺增加了吗?”

    人多不是根本,进尺增加才说明工作量增大了。

    监督员很自然的点头道:“当然增加了。”

    王德煌挑起了眉毛,心想:难道大华实业的地质报告非常好?否则怎么这么着急钻井。

    如果其他四个钻井平台减少工作量,王德煌也不会太奇怪,但是增加人手,那就只能说大华在积极的扩大规模。

    就此推测,至少说明大华实业对油田是真的看好。

    当然,那也要这个监督员说的是真话,王德煌很快决定去其他几个钻井平台也看看。

    与此同时,施万可却是一脸恍惚,直到见着甲板上的苏城也没有醒悟过来。

    同在平台甲板上的,还有受到邀请的几家外国石油公司的代表,一群人说说笑笑,近乎肆无忌惮的谈论着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的问题。

    苏城笑容满面,面向王德煌等人,却是因为暗箱**作的初步成功。

    一口气纠集了6家石油公司,这即是内线交易的迷人作用,不免也有大华实业地位上升的因素。

    “你们是来参观油田的吧,来的正好,说不定还能见证这块超级油田的诞生。”苏城的口气很大,听在王德煌耳中,他却不由自主的觉得很正常。

    隐约间,这似乎也是一种气场了。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