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继续加大,各种配套设施能够跟得上来的话,一年五枚也极限了,不过这么多资源投下来,估计你们海军的战舰也就没钱造了!”
这年头核弹就是拿钱堆出来的,理论研发并不怎么花钱,花钱的在于生产尤其是浓缩铀的这个过程,以中国目前的技术能力,花费了无数巨资,建立了举行的浓缩铀工厂才弄出来两枚核弹的量,要弄几十枚的话凭借目前的技术还是很难的。
关时杰一听就是郁闷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那么难造啊!
关时杰郁闷的同时,另外一边的陈敬云也在和吴有训说着话了:“你们的研究已经是取得了历史xing的突破,核弹的成功足以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而今后你们的工作就是加一步加大核弹的产量,不要怕花费资源,我会让各个部门配合你们的,另外核弹的小型化要加快,只要这核弹小型化了后才能装上火箭嘛!”
整个核弹工程中,不但有核弹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导弹研发也是属于核弹工程的一部分,因为导弹是核弹的运载工具,两者是搭配使用的。如果不能用导弹的话,就只能依靠超远航空的轰炸机了。
吴有训道:核弹的小型化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努力,应该能够在航天部研发出战略火箭弹之前把核弹成功小型化的!”
“嗯,现在火箭的研发应该也差不多出成果了吧!”陈敬云问着。
吴有训道:“火箭的研发目前进展顺利!”随后他招了招手,然后对一个人道:“钱学森,你来说说你们火箭的情况!”
钱学森道:“现在我们火箭部这边的进度还是非常快的,上个月我们已经试she了一枚三百公里she程的火箭弹,虽然最终落点偏差有些大,但是对于以运载核弹为目的的火箭来说,这区区数百米的偏差不算大。现在我们根据研发成功的火箭发动机正在进行更大she程的火箭研发,预计年中就能够进行试she,一旦能够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一级火箭上设计二级火箭甚至三级火箭,并最终把火箭的she程提高到五千公里以上!”
目前火箭部的研发主要是以火箭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研发为主,因为火箭也和飞机一样,其根基还是在于发动机,只要发动机设计成功了那么就能够根据发动机来设计火箭。
陈敬云点头道:“不错,不过你们火箭研发的进度还是要加快,尽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发成功!”
火箭的研发进度是有些延后的,不过这种延后也是因为大环境,目前人类航天科技还处于极为原始的水平,中国至少还成功试she了三百公里she程的导弹,而除了中国还有火箭研发的德国,现在还挣扎在v型火箭的研发当中呢,至于其他国家,连研发的计划都没有。
相对来说中国的导弹研发还是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目前已经是正在向突破一千公里she程而迈进了。
另外研发导弹研发中,也是出现了众多导弹的支线研发,虽然整个核弹工程中的导弹研发是以核弹运载工具为核心目标的,但是导弹的技术却是通用的。
可以说研发核弹运载火箭的计划直接带动了中国常规导弹的发展,而一边的海军关时杰听到说有导弹这东西后,立即就是生出了兴趣问:“不知道这导弹可不可以常规装药然后进行反舰攻击?”
旁边的钱学森道:“理论上是可以的,如果要攻击敌军移动目标,那么只需要一个指引系统了就可以了。”
钱学森说到这里,然后想了想后又道:“你们海军如果要用的话,she程太远也用不上,五十公里的she程也就够用了,如果距离足够近的话,那么可以用军舰上的雷达进行引导,导弹自身就可以不装探测搜索系统,如果距离过远军舰无法引导的话,那么就需要在导弹上加装探测引导系统了。这方面主要还是一个探测目标和引导攻击的限制,我们的导弹自身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
导弹或者火箭,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运载工具,只要火箭发动机够给力,就可以运载核弹,也可以运载常规装药甚至发she卫星,其中的she程和载重取舍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现在钱学森的火箭部连上千公里she程的导弹都正在试验了,要弄一个海军用的几十公里she程的火箭还不是小事一桩!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火箭的运载能力问题,而是火箭如何击中目标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核弹轰炸来说问题不大,因为运载核弹的导弹是采用固定弹道,即便有着偏差,但是偏差距离哪怕是有几千米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颗核弹扔过去,谁还管那几千米的命中偏差的。但是对于常规导弹来说就不行了,海军要用导弹攻击敌军的军舰,难度可不小,因为对方是高速机动的目标,无法使用固定弹道,而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机动。而这里头就需要一个探测和引导的系统了。
钱学森继续道:“关于探测和引导方面,就需要国内其他企业的帮助了!”
关时杰道:“这么说来,这个火箭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钱学森点头:“问题不算大,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