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辆坦克,而一个坦克营里,一般是拥有三个装备t15或t18的中型坦克连,一个装备t14轻型坦克的轻型坦克连,再加上营部的坦克排,那么就组成了一个中国陆军当中的标准中型坦克营,一共拥有七十辆坦克。有意思的是,中美两国的坦克营编制里头的坦克数量在1945年是一样的,至于说谁抄的谁那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我一见改了编制,我立马也改了,不过也有不同,也就是美军坦克营里还有装备半履带式的装甲车,但是中国的坦克营一般装备的是全履带式的步兵战车。此外侦查上,美军倾向于用0.25吨的轻型吉普,而中国陆军则是装备了一款六轮的0.75吨级别的装甲侦察车,并且上头还架设了一挺12.7毫米的重机枪,这里头美军更重视侦查车辆的机动能力,而中国陆军则更重视侦查车辆的火力和防护。
老李等到了311号车后,很快这两辆t18坦克就是向南方快速驶去,这个时候的老李并没有缩回身子躲进坦克里,尽管t18坦克的车长视线范围已经相当良好,但是对于作战来说依旧显得不足,所以不少英勇的坦克车长在战斗中都是无视外面的枪林弹雨,探出半截身子以获得最好的视线来指挥自己的坦克战斗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二战当中普遍存在的情况,中国陆军如此,德国陆军也如此,苏俄和英美军队也都差不多,这主要是个人勇气问题,也没有什么硬姓的规章制度。
车长个人勇气足够的话,那么他就会探出身子来指挥,没有勇气的话就躲在车内指挥作战了,先前的包二青就是没有敢直接伸出身子来指挥战斗,但是这个老李却是直接探出了身子,而且还拿出了望远镜直接观察前方。
不用多久,老李突然大声喊:“停!”
虽然坦克内噪音非常大,坦克内部乘员之间的交流一般都是直接采用耳机交流,中国陆军装甲兵的坦克帽里是配有耳机的,所以别看老李是在车内直接喊,彷佛会被坦克的轰鸣声淹没一样,但实际上是通过耳机准确的传达到了驾驶员耳中,而为了防止耳机出现故障,现在坦克兵训练还保留早期坦克作战时的‘触摸式’交流方法,这种方式是一战以及二十年代期间的普通做法,比如车长要发布什么命令,踢前面驾驶员一脚,拍装填手一下之类的,而车组和车组之间的交流则是依靠白天旗语,晚间依靠灯语,说起来比较搞笑,但这却是早期坦克乘员作战时最有效也是唯一的交流方法。
随着这辆314号t18坦克停了下来后,老李继续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左下方,半晌后他一边缩回身子并盖上了舱门一边通过耳机道:“目标潘兴,方位270,距离1800,持续装填1号弹!”
1号弹也就是1943年式钨合金apds穿甲弹,老李继续用潜望镜观察着,而下方的炮手已经是转动炮塔开始瞄准,装填手也是把一枚1943年式apds穿甲弹装进了炮膛里。
数秒钟后,装填手报告:“装填完毕!”
炮手包报告:“瞄准完毕!”
老李毫不犹豫道:“开火!”
下一瞬间,一枚1943年式apds穿甲弹就是直奔一千八百米意外地的一辆的m26坦克而去!——
4.9k小福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