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 官场三原则(2 / 5)  纨绔出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哼完,叹了口气道:“说到底这人在世上就一个字:贪!这是谁也无法克服的顽疾,有了人就有这个字,《三字经》说,人本初性本善,反过来说,人本初,性本贪也同样成立。做人呢其实就是为了身上的两件东西。”

    李睿上辈子经常能从他的嘴里听到一些歪理。不过说起红楼梦今天还是头一遭,顿时感兴趣道:“哪两件东西?”

    马文杰摇头晃脑道:“两个面,一个上面一个下面。上面是人的基本享受,下面也是人的基本享受。所谓‘饱暖思淫欲’古人总结得最精辟。其实说到红楼梦,我最喜欢的是呆霸王薛蟠的生活观,任性而为,雅俗共赏。”

    “哈哈哈……”说起薛蟠,李睿忍不住好笑,这呆子居然会被他欣赏?

    “嘿嘿,我知道你不屑薛蟠。读过红楼梦的人又有几个屑他了?薛蟠是最忠实生活原性的,至情至性,你信不信?就连他做的诗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这种原真。”

    “呵呵,是吗?说来听听。”

    马文杰知道李睿不信。摇头叹息道:“古人说‘言为心声’,可是,几千年来有几个人能做到?我们国家自古假道学就居多,包括现在那些牛皮哄哄研究红学的大师,一个个哪里是在研究。简直是意淫!你想想薛蟠在冯紫英府上与宝玉、芸儿、蒋玉函喝酒时尽兴作的两首诗?虽然只有六句,但句句精品,尤其是前一首,可谓是字字珠玑,尽人皆知!唐宋两朝、包括大清。各种诗词不说过亿,几万首总是有的,可流传下来的除李杜、苏东坡之外,真正能被后人记住的有多少?还有,红楼梦里那么多诗词,人们读后又记住了几句?可薛蟠的诗人人读后都会会心一笑,而且记忆深刻。雅俗共赏,夸张与写实,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得非常好,声情并茂,美不胜收。真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

    李睿对马文杰还是相当了解的,他虽然是学工科的,但是国文底子却很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当初可是吸引了不少文艺女青年,李睿还曾笑话他,这是他的泡妞神器。闲来无事,正好重温一下上辈子和他在一起吹牛的欢乐时光,带着笑容,翘着二郎腿,听着他口若悬河的吹嘘。

    马文杰见李睿感兴趣,说的更加起劲了,“你听听薛蟠做的诗: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毛毛往里戳。嘿嘿,你想想,古今中外,哪一首诗有这样通俗易懂,入情入境?”

    “单说第一句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一风华正茂的妙龄女子,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嫁个男人是乌龟,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事吗?第二句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更是写尽了天下女子之愁。有很多事是必须经历的,比如爱情就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对那些怀春少女来讲尤其如此,她们深居秀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设计了若干才子佳人幽会后花园的故事情节,两人谈风赏月,你情我愿,情意缠绵,两厢情愿,甘柴烈火。到头来所嫁非人,从此人生就永远堕入黑暗,混混沌沌,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凄凄惨惨戚戚,严重者可能导致精神分裂,心灵扭曲。梦想中的才子有缘无分,婚姻本来就不幸,而且还被迫嫁个马猴一样的丑男人。现在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当我们在几百年之后再回头看这首诗的时候,会由衷的对诗人的预见性感到佩服,哪一个女子嫁了这么个老公能不愁呢?不知道是同情可怜还是感叹自己感情命运的不幸,每个女子看到这里都是愁眉苦脸的,薛蟠的诗尽得其中三味。”

    “哈哈哈……文杰大哥这样歪解《红楼》,让那些正道听了不气死才怪。”和他聊天还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李睿笑着道。

    马文杰却得意道:“我马文杰要是哪天不想做生意了,就把《红楼梦》重新注解一遍,也许后世传为精品,成为‘马评’也说不定。”

    “那我就听听你这个马评,下面几句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这第三句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这是我读遍唐诗宋词明曲中,至今看到的、读过的为数不多的绝诗妙句,美仑美奂,多雅啊!三李二杜如果在世,他们也会感叹自愧不如。一首好诗,不仅在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将雅和俗很好的结合。你看看诗经里的每一篇。流传千古,依然新鲜,这种高难度薛蟠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将诗写得惟妙惟肖。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特别是后面两字‘慵起’,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当然还有最后一句一根毛毛往里戳,看似粗俗,实则纯现实主义写真技巧。”

    “歪理,这绝对是歪理。”李睿笑的都快肚子疼了,指着他笑骂道。

    “这哪是歪理了?”他却一本正经道:“国人自古就有联想的天赋。写诗讲意境,画画讲意境,看到女人的玉手,就发挥本能。联想到脸、胸、身材、甚至最隐秘的部分,这一句,充分调动了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