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摘瓜(2 / 3)  勒胡马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将,请其来接收襄、宛,将城、兵尽数与他,荀公则求一太守任,为我镇定东海,如何?”

    拿你控制不住的荆州北部要冲之地,换一个实职的东海太守,这笔生意,我觉得是很合算啦,就不知道你意下如何?你肯不肯跟着我干哪?

    裴该这话虽在意料之中,荀崧却仍显犹豫一个是虚名都督,一个是实职太守,一是依附建康,一是归从裴该,何者为佳,使自己和家族的前途更有保障,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掂量得清的。

    裴该见荀崧不能即刻回答,便笑一笑:“荀公不必急作决断,可与令爱商议再行。”你头脑没有你闺女清楚,还是等会儿去问问她好了“倘若荀公允诺,该即请聘令爱为妻,从此裴、荀两家同辱共荣。荀公请熟思之。”

    完这几句话,他便起身离开了内室。

    裴该是希望荀氏父女可以看清形势,自觉自愿地答应婚事,进而归从于自家麾下的终究强扭的瓜不甜嘛。那么倘若父女两个商量了老半,结果还是拒绝,又该怎么办?裴该心那就只能来硬的呗,不管甜不甜的,先把瓜摘到手里再!

    打完一仗,夺占宛城,裴该自然有很多公务要处理首要之事便是论功行赏了。

    徐州军中有一套完整的授功体系,是裴该与卞壸等人反复商议后制成的。功勋论级,裴该换了个后世的词汇,称之为“转”木兰辞中即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句,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名词。

    古代多以斩首数作为报功的凭据,但裴该本人却并不很喜欢这种野蛮手段正所谓“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而且士卒割取和争抢首级,也容易混乱队列,甚至于贻误战机。故此裴该规定,只有敌军将吏之首,才有价值且与生俘同论普通兵的脑袋你割下一万个来,我也全当没瞧见。

    功勋由基本作战单位“营”六百五十到八百人的普通营的军法官“司马”来计算总额,按照实际功劳大分与各队,再依次由各队分与各排,各排分与各伍,直至落实到每个士兵头上。倘若认为自家主官分配不公,即便普通士卒也有向营司马申诉的权力。

    倘有讳败为胜、贪冒功劳、上下其手等事,主官必受严惩。

    功勋累积一转始可受赏因为有可能分下来,某伍全体只得一转,那分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五分之一转,不够数赏赐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授以实物,比方甲一领、钱几缗、绢几匹等;二是升其职务;三是授以田宅。

    升职的话,普通士卒积二转可为伍长,伍长积三转可为排副、五转为排长,排长积七转可为队副、十转为队长……即便暂时没有合适的位置,那也可以按照相应职位来厚给衣食、装具。

    裴该手底下的士兵,大多数都有家眷在广陵屯田,本来就答应屯田三年,即放为自耕农的,从今春开始,徐州方面已经开始分田授业了。但屯农成为自耕农,所受田产比徐州土著要略低一些:丁男六十亩,丁女四十亩,老弱一律十五亩这是为了一定程度上弥合主客矛盾。若士卒得功一转,即可多予其家三亩地,得功三转,额外赏赐一处家宅。

    计算功勋、平衡各方面利益,这是件很繁琐的事情,暂时还没有人能够帮到裴该,他只能亲历亲为。在与荀氏父女相谈这段时间,很粗略的功劳统计就已经由各营司马汇报给甄随、刘夜堂二督,再由他们呈递到了裴该的案头。裴该熬了大半宿,终于把所有数字都统计、核算完成了不管怎么,阿拉伯数字和后世的算式,即便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比这时代的筹算要方便得多。

    虽这年月实际上已经有了珠算,但算盘的形质要比后世简单、粗陋得多,而且也尚未普及,不是随便扯个吏来就能拨拉的。士人倒是大多会摆算筹,但那玩意儿使着实在太麻烦啦。

    裴该忙得夜深不眠,荀氏父女却也一样,两个人高燃着蜡烛,足谈了好几个时辰。

    荀崧首先把裴该所言向女儿合盘托出,然后就问:“汝以为裴使君所言若何?”

    荀氏女晕生双颊,垂着头:“一切全听阿爹主张。”荀崧不禁皱起眉来,心你长这么大,除了还在襁褓之中,啥时候听过我的主张啊?平素大大咧咧的,有若男子,我多次警告你再这么发展下去,肯定嫁不出去啊,你全当耳旁风,怎么如今倒做起儿女之态来了?我瞧着都不习惯,心里头瘆得慌……

    哦,对了,正是因为那个“嫁”字。裴该要向我家提亲,对于终身大事,你终究还是个姑娘家,不敢自己拿主意,所以才如此娇羞但我要问的不是你的婚事啦!

    “我家是仍屯宛城,还是跟随裴使君前往东海,对于此事,汝究竟有何看法?”

    荀氏女听到父亲明确的问话,这才收敛起羞怯之态,抬起头来问道:“阿爹自河阴南下,也已二岁,未知除一宛城、两千疲兵外,还置起了什么产业?”

    荀崧轻轻叹一口气:“是我无德,不能为朝廷镇守江北……”

    荀氏女我不是在质问阿爹啊,你也不必太过自责“人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太平时守牧一方,使民皆安足,且知礼仪,阿爹当不让人;然身当乱世,披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