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回 李靖辞帅(2 / 3)  大唐一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显然是赞同了卢承烈的观点。

    “松赞干布此人端的不凡,可笑的是当初臣还以为蛮夷之地前来大唐求亲,是因为仰慕我中原文化,今日一看,这个松赞干布恐怕不是简单的人物了。”岑文本摇了摇头道:“看来,臣也是老糊涂了。”

    “先生可不是老糊涂了。”卢照辞扫了书案上的那张未写完的圣旨一眼,笑呵呵的道:“还是要辅佐朕的,若是糊涂了,让太子一人监国,朕还是不放心的,别看太子的头头是道,但是也只是纸上谈兵,若是让他身临战场,能做到淡定就已经很不错了。”卢承烈闻言脸上顿时lu出尴尬之色,而众人也闻之哈哈大笑,只有许敬宗扫了岑文本一眼,脸上lu出一丝思索神情来。

    “好了,就这样!”卢照辞顿时定下腔调了,淡淡的道:“立刻下旨,第一道圣旨给徐世绩的,让他心防备松赞干布,在保存实力的同时,将松赞干布拖在大非川,但是不能让丢失了大非川。第二道圣旨给薛仁贵,让他担任山南道行军总管,防守来自吐蕃人突袭;第三道圣旨是给秦勇的,让他担任剑南道行军总管,防守来自吐蕃人的入侵。第四道圣旨,传旨狄仁杰破案有功,命其为洛阳留守兼宣德殿行走。第五道圣旨,传旨天下,朕决定迁都洛阳,迁都之事,由太子主持。第六道圣旨传旨天下,朕出征的日子,仍然由太子监国,宣德殿辅佐,非大事可以不用请示朕,太子可以自己决断。”

    “儿臣”众人闻言心中一动,赶紧大声道。

    “好了,们都退下,太子留下。”卢照辞不经意间扫了岑文本一眼,最后目光落在卢承烈身上。

    “臣等告退。”众人不敢怠慢,赶紧退了下去。

    “太子,看看这张圣旨。”卢照辞指着书案上的圣旨道。卢承烈闻言看了过去,只见圣旨还没有写完,但是上面的内容却已经猜到一个大概了。原来是赐封宣德殿首辅大臣岑文本为文郡王,不在担任宣德殿首辅大臣的职位。

    “父皇,这?”卢承烈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这个长孙无忌倒没有猜错。

    “朕的这道圣旨准备是今日发出去的,但是朕现在想清楚了,还得等上一阵子。”卢照辞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呵呵!其实朕就算不,岑文本心中也是知道的。或许他早就将辞官的折子都已经准备好了呢!算了,不了,朕出征的日子,可以尝试着处理国事了。这次出征回来,若是能解决吐蕃问题,那自然是最好了。”

    “儿臣明白。”卢承烈赶紧道。

    “趁着这段时间,可以多向岑先生请教一番。”卢照辞笑呵呵的摇摇头,道:“迁都也是一件大事,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岑先生能者多劳,狄仁杰聪慧无比,他二人足以将此事解决的妥当。这样一来,狄仁杰的资历和功劳也就足够了,等继位之后,入宣德殿也是顺理成章了,他也可以辅佐二十年之久。”

    “儿臣多谢父皇。”卢承烈知道这是卢照辞在向他传授帝王之道,当下认真听了起来。

    “只是我二人都能遇到好的辅佐大臣,不知道朕的子孙们如何?岑文本这样的大臣可是难得!”卢照辞笑呵呵的将面前的圣旨放在烛火之上,瞬间就将圣旨烧的一干二净,只有卢承烈脸上lu出一丝思索之色来。

    朱雀门外,岑文本若有所思的看了身后皇宫一眼,捏了一下怀里的奏章,深深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上了一边的马车。

    三日上朝,文臣武将聚集左右,大殿内寂静非常,卢照辞已经决定下旨出征了,这些大臣们也将辅佐太子治理天下。如今的大殿上,经过前一阵子清洗之后,又来了许多的新面孔,原来那些人或为贬官,或为罢官等等,就算与世家有关系的,也都不敢出言。

    “陛下,大将军府来人求见陛下。大将军有要事禀报陛下。来人正是大将军之妻。”卢照辞正在宝座上讲着太子监国之后的安排后,就见秦九道在身边心翼翼的道。

    “传进来。”卢照辞心中一愣,昨日他还去见过李靖,两人也就是叙叙旧,倒是没有其他的,这个李靖若是有要事的话,昨日就亲口告诉自己了,为何要等到今日。而且还是红拂女亲自前来。当下不敢怠慢,赶紧命人传了进来。

    “臣妾李氏拜见陛下,陛下万岁。”红拂女领着一个shi女走进了大殿,她仍然是一身红装,并没有穿自己的诰命服装,虽然岁月悠久,但是在她的身上也紧紧是满头的银发而已,脸色红润,也可以的看的出,当年的风姿来。

    “王妃不必多礼,看座。”卢照辞笑呵呵的对一边秦九道点了点头,又道:“朕昨日与靖兄见过了,不知道这次靖兄有何要事,让嫂嫂前来的。”能让卢照辞在朝堂之上如此称呼的,恐怕也只有李靖才有这个资格了。倒是让下面的臣子们心中羡慕不已。

    “郡王殿下闻陛下将亲征,特送来一物,以壮陛下神威。”红拂女满面正容,从一边shi女手中捧出一个盒子来。只见盒子呈朱紫之色,上面雕刻着一个白虎图案。

    “大将军印!”大殿内有人眼尖,一下子就看来这个盒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