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高中岁月(3 / 3)  写手风流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燥无味,最起码高展能看得出他周围那几个同学肯定是在装模作样听课,实则在神游。学生时代,班主任的课你就算不喜欢不想听,也得装出认真听讲的样子,否则铁定没好果子吃。

    随着课程的进展,到第二节的时候,张海洋开始给同学们着重讲解修辞和语境。

    或许是高展的不时点头的细微动作让张海洋捕捉到了,张海洋用粉笔在黑板上用行楷写了一段范文:“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高展同学,请你说说这段文中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表达他的思想的。”张海洋忽然在台上点了高展的名。

    随着张海洋的点名,全班五十多号学生不约而同都将目光投向了高展。

    高展先是怔了怔,随即起身,想了想答道:“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作者对酷暑炎热烦燥不快,所以写成‘撇在后边’,而雪山寒气凉快沁人,使人别有感受,所以写成了‘送来的’寒气。这一‘撇’一‘送’在此情此境中鲜明的展现了作者心境、情绪的变化。”

    张海洋显然对高展的回答感到有点意外,他看着高展连连点头,“答得非常好,高展同学,请坐下。”

    在高展坐下后,张海洋在讲台上再度对高展表扬赞赏,“同学们,高展同学的理解非常正确,汉字的表达形式是千变万化的。”

    说着,他回头在黑板上将那段文中的“撇”和“送”二字用黄色粉笔画了个圆圈,转过身来继续讲道:“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妙就妙在这两个字,这两个字给整段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换成其他的‘抛、甩’‘袭、涌’等文字,虽然不影响整文的流畅,但就无法达到一‘撇’一‘送’形成的那种鲜明对比。高展同学是转校过来的插班生,看得出他上课非常专心认真,对文字的理解很有心得,希望高展同学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优秀的作文。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高展同学刚才精彩的讲解,表示赞美!”

    张海洋说完,带着鼓起掌来。班主任都鼓掌了,全班同学当然跟着喝彩。

    高展没想到班主任来这一手,有点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起身,向老师和同学鞠躬回礼。

    张海洋的赞扬其实是很合适的,因为对这段文字里的修辞语境,如果不是对写作有一定功力的人,是很难从中看出里面的名堂,他先前之所以会点名让高展来回答,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高展认真听课不时点头的动作,让张海洋对他兴趣大增,想试试他是不是真的在写作方面有所心得。

    下课后,张海洋特意把高展叫到了高三年级组办公室。

    “高展,你语文基础很不错,听说你这次是复读,上次高考语文考了多少分?”张海洋眼神充满慈祥的笑容看着高展问道,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盒装白沙,显然是打算抽烟。

    高展鬼使神差地从裤兜里摸出一包芙蓉王,双手递了一支给班主任。

    张海洋有点意外的接过高展递来的香烟,微笑着就着高展打着的火机将香烟点燃。

    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高展自己也拿出一支点着抽起来,忽然意识到这是在年级组办公室,坐在他对面的张海洋是他现在的班主任,赶紧将刚抽了一口的香烟熄灭,摸着脑袋讪笑着道:“对不起,张老师。”

    “呵呵,看你抽烟的动作,像个老烟民了嘛!”张海洋并没因此而见怪生气,示意高展在他旁边的那张椅子上坐下。

    “以前经常熬夜写点东西,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还望老师原谅。”高展回复镇定。

    “哦?都写些什么内容?”张海洋对高展越来越感兴趣了,完全将高展吸烟的事忽略了。

    从张海洋在课堂上的不按教学大纲讲课的方式,高展看得出这位班主任对写作肯定有一定的造诣,想了想,答道:“网络小说,都写了一百多万字了。”

    “在哪个网站驻站?”张海洋显然对网络小说并不陌生。

    “。”

    “的一般都是超长篇,能在这个网站混的都是人才,你现在是的签约写手?”

    高展没想到张海洋居然也知道,“张老师,您知道?”

    “当然知道,现在可是电子阅读的时代,号称全球第一原创门户网站,像我们这样爱好文学创作的连都不知道的话,可就落伍了。”张海洋笑呵呵地答道:“我经常在会在榕树下发表一下短篇、散文类的文章。长篇要求太高了,写不来。”

    “张老师,我抽支烟,您不戒意吧?”高展一下子觉得张海洋更加亲切起来。

    “想抽就抽吧,你是复读生,按说应该拿到高中毕业证了。”张海洋没有一般教师那种刻板,微笑着道:“从事长篇创作的,没几个不抽烟。”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