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咸宜庵(4 / 5)  地煞七十二变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了一声,缩着脖子就往李长安背后钻。

    小声抽泣着囔囔:「死黄尾,坏黄尾,师傅又要打我手心了。」

    道士听着好笑,递过一盘糕点,小尼姑接过去,委屈巴巴往嘴里塞。

    黄尾在场上为小尼姑开脱:「非是小师傅的过错,实在是……」

    静修却半点儿不搭理他,仿佛他是什么腌臜物,避得远远的,瞧也不肯瞧上一眼。

    黄尾讨了个没趣儿,但仍嬉皮笑脸。

    上首。

    无尘又道:「以师兄的琴艺不可用寻常的琴。何大家,可否借用你的梧桐琴?」

    他口中的何大家,是先前演奏的琴师,也是一个妆容精致的美人,李长安看她几分眼熟,但究竟什么地方见过,却始终想不出来。

    而黄尾已然接过梧桐琴,就地盘腿坐下,将琴横在膝上,随手拨弄,琴声欢脱如雀跃竹枝。猛一瞧,竟有几分竹林隐士洒脱不羁的模样。

    可随即,他习惯地摆出谄笑,打破了这点儿错误印象。

    「不知大师想听哪首曲子。」

    「白头吟可好?」

    黄尾的笑容似乎停滞了短短一瞬,然后更加灿烂。

    「当然好!」

    他双手按琴,闭眼冥思稍许,而后拨动琴弦,音符便如山间清泉潺潺而出。初时,席上尚有交头接耳,可几个宫商角徵羽后,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李长安不懂乐理,只觉黄尾的琴声如同有人在耳边低述,时而嗟叹,时而决绝。

    静修师太适时应和琴声唱到: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人声清冽而透彻,与琴声相得益彰。想不到静修师太虽然不待见黄尾,但两人合作这《白头吟》,却给人天作之合的感觉。

    尤其当唱道: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琴声渐渐高昂激烈,歌声却缓缓婉转低沉。这交错落差,让曲中所蕴之情深深浸入听客心头。

    使人赞叹之余,不由得期待起此曲最后一句。

    然而。

    「黄尾!当心!」

    突兀,一声大喝打断琴曲,旋即有大风平地而起。

    吹乱碟盏,摘落灯烛。

    但这风来得快,去得更快。

    席间诸位从短暂的诧异中回神。

    很快瞧见。

    庭院中,黄尾瞪着眼翻坐在地不知所措,而他原本的位置上,一枚长箭没入石板,尾羽犹自颤栗。

    众人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不知何时起身的李长安,然后又顺着李长安的目光,看向牌坊下手持弓箭、垂首而立的不速之客。

    却是那节帅去而复返。

    席上老者第一次变了颜色,他猛地拍案喝骂:

    「混账东西!竟在此处撒酒疯,还不速速退下!」

    那节帅没有回应,只是沉默着微微晃动身躯。

    李长安察觉到了古怪。

    他离得近些,可以看到此人神情惊恐、面色铁灰,这铁灰不是心情愤恨的形容,而他的面色真就青黑灰败。

    李长安踢了踢身边的鬼屁股,叫他们机灵点儿——这帮穷鬼到现在还抱着席上的好酒好菜

    不肯撒手。

    席上和尚道士不少,也有真正的修行人士,都看出情形古怪,暗自提防。

    无尘和尚更是直接让明面呵斥实际开脱的老者闭嘴。

    他取下腕上念珠。

    「孽障。」

    眉宇忽而一凛。

    「安敢作祟!」

    念珠顿时化作流光飞掷而出,落在节帅周遭,炸出轰然巨响。

    李长安赶紧踢翻几案,招呼大伙儿往院子里头跑,顺手去牵那小尼姑。谁料小姑娘机敏得很,早就蹿了出去,直扑自家师傅大腿。

    旁边其余客人也都反应过来,有样学样。

    不多时,一群人都聚拢在正殿前,慌张回望。

    但见牌坊下,那节帅已然僵扑在地,但身遭却腾起大片大片的浓烟。

    帷幕已然倾塌,夜风趁机而入,吹乱烛影。

    但那浓烟却如铁幕石壁不为所动,反不住蔓延堵住了大院的出口。

    无尘的声音朗朗响起:

    「何方鬼祟?竟敢擅闯佛门清净之地?」

    短暂的寂静后。

    「哈哈哈哈~」

    院中回荡起低沉而粗重的笑声,有个声音自烟幕中而来。

    「和尚是和尚,尼姑是尼姑,佛门不一定是佛门,清净?哈哈,哪里有清净?!」

    随着话声,雾中浮现出一个人影,其形貌瞧不真切,轮廓在浓烟中不住扭曲,然极为高大,甚至高出了牌坊一头。

    它弯下腰,抓住了牌坊下缘,作势要钻入庭院。

    然而那巨影尚未显出形状,先有一种浓绿近墨的东西从浓烟中淅出。凝聚成团团雾状,而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