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到达夏威夷(2 / 3)  大清拆迁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此把贴身护卫王猛这一群人,共25名武功高高手,全部编到督战队,平时保护张云飞,战时和张云飞一起进行督战。

    这半个月的时间,张云飞是天天的训练陆战队,主要是站军姿,俯卧撑等在军舰上能提供的方式。当然同时进行时不行的,军舰没有那么大地方,以班排小单位进行,同时让督战队监管,谁出错的就收拾谁,这也是间接的树立军威的方式。当到达夏威夷时,这支部队虽然不知道战斗力如何,但是起码的军人气势是出来了。当海军人员的目光看向这些陆战队士兵时,从最开始的嘲笑,到现在的欣赏和尊敬,令这些吃了半个月苦的陆战队士兵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张云飞的苦心,对张云飞也更加尊敬了。

    而那些智利军官已经不再为张云飞的动作感到惊讶了,因为已经习惯了,同时对这个老板的看法也随着一天天的改变。

    这期间,由于原来的南洋水师的船燃料告急,巴勃鲁的建议是让其他船用绳索拖着,但是张云飞由于想着尽快融合各舰官兵,好整体提高战斗力,为了加紧训练,否决了巴勃鲁的建议,于是张云飞不得不抢了几艘外国运输船的煤炭,不过没有伤人而已。而巴勃鲁对张云飞的解释也很了解,不过还是责备了他几句,对于已经成为好朋友的二人,显然巴勃鲁的责备就是纵容。

    “老板!你看前面就是夏威夷最美丽的岛屿瓦胡岛了!”巴勃鲁放下望远镜指着远处的那座岛屿说道,所有的人都改称张云飞司令了,只有这个顽固派依然管张云飞叫老板,而且美其名曰的说:‘这样亲切!’不过张云飞并不在意,随他好了。

    听到巴勃鲁的话后,张云飞拿起望远镜看着前面的岛屿,心中想到:‘这就是后世令全世界的人都向往的地方,现在依然景色宜人,只不过少了些海滨设施以及人多的热闹而已。’

    想着再过几年这里就要并入美国了,张云飞不由的感慨道:“多好的地方啊!可惜就要被美国佬占了!”

    巴勃鲁并没有听出张云飞话中的含义,不过对美国一向没有好感的他愤怒的说:“这些该死的美国佬平时欺负这些夏威夷人还不够,去年竟然发动叛乱囚禁了夏威夷的女王,听说最近正在筹备成立一个共和国,美国政府竟然不管,任由这些野蛮人胡来!”

    “哦,你说美国并不是蓄意发动政变的?你给我讲讲这群野蛮人的事,我倒是挺感兴趣的!”张云飞问道。

    “好!”巴勃鲁于是给张云飞讲解了关于夏威夷的故事。

    原来美国没有采取对夏威夷的扩张吞并政策市有很多原因的。

    巴勃鲁告诉张云飞:“因为这个夏威夷有很多强国保护,当初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西班牙人发现这里时相继宣称对这里拥有主权,后来英国支持夏威夷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建立的夏威夷王国后,宣布对夏威夷王国拥有保护权,因为当时英国和美国依然隔三差五的打仗,英国担心美国介入夏威夷后有了干预亚洲事务的跳板。”

    本世纪中叶美国和日本由于都担心对方吞并夏威夷,成为威胁双方领土安全的隐患,所以相继宣布对夏威夷王国的主权承认并反对他国的吞并计划。因此双方都不敢过分介入夏威夷的政治。所以双方都采取了隐蔽的方式,就是移民夏威夷,力图通过移民来左右夏威夷王国的对外政策。因此,夏威夷得以几十年的和平。

    张云飞又问道:“那这次夏威夷政变呢?”

    巴勃鲁哈哈大笑说:“这次政变啊!简直就是游戏!去年一月十七日,丽丽乌欧卡拉妮女王同一名移民的美国白人大农场主因为偷税的问题而起了争执,女王要没收他的农场,于是他便去找美国驻夏威夷公使、传教士约翰史蒂文斯(johnb.stevens)帮忙,结果约翰史蒂文斯先生没有听清楚他的话,误以为女王要驱逐传教士,于是大胆的命令当时在夏威夷补给准备去亚洲的美国‘波士顿号’上的海军士兵包围了夏威夷王室。结果事情闹大了双方都不讲理,最后约翰史蒂文斯先生竟然把女王给抓了起来,逼迫女王退位。就在伊娥拉尼王宫,在美国商人和美国士兵的机关枪的胁迫下,让所有人地跌眼镜的是,丽丽乌欧卡拉妮女王无可奈何之下,竟然害怕的地宣布了退位。这事情到最后可笑的竟然变成了政变。传教士这一大胆举动,连现在的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cleveland)都觉得不合法,然而美国国会没有将此当一回事。”

    “那英法等欧洲强国就没用过问?”张云飞接着问道。

    巴勃鲁回答道:“过问那是肯定的!不过美国国会说:‘美国的海军士兵并没有参与这次政变,只是负责维持治安,况且政变的第二天,美国海军就离开了,政变的人是夏威夷公民,美国无权过问!’对于美国的这种态度,英法两国也没办法,由于英法两国之间正闹矛盾,因此都不想得罪美国,而日本又忙乎着准备同你的国家开战,顾不上夏威夷,最后都对夏威夷施压,这些人没办法,于是向美国求助,美国的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是个倾向于英国孤立主义,反对美国发展远洋海军的民主党保守派分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