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2 / 3)  欢喜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老爷一道回来。”

    凌氏忙问,“可知是什么事?”

    永寿道,“这实在打听不出来,大爷同来福叔也在外头等着。”

    凌氏将手一挥,道,“知道了,去吧。”

    凌氏看向赵老太太,“可是什么大事呢?”

    赵老太太道,“等会儿就知道了,既是全都没回来,兴许是有大事。好了,不要等了,咱们先吃吧,叫厨下给他们父子留两碗热菜。”

    一家子在老太太屋里用的饭。

    及至月上中天,赵勇方带着赵长宁回家,凌氏连忙服丈夫换衣裳,对赵长宁道,“厨下备着饭菜,阿宁你也去换衣裳,一会儿过来用饭。”

    赵勇换过衣裳又去了老太太屋里,赵老太太问,“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赵勇接过丫环奉上的茶喝了半盏,道,“真是天大的事!帝都城里有逆党谋反,逆党带着五千人马,还有仁德郡王与一位宋姑娘为人质,直奔着边城来了。陛下的圣旨八百里加急到的边城,就是叫将军大人率兵马解救郡王殿下与宋姑娘,这样的事,卫所岂能坐视。明天就得全城戒严,兵马在外头布置起来,更得忙活。母亲不要担心。就是叫厨下多买些菜蔬放家里吧,少出门。”

    赵长卿赵蓉都在老太太屋里,赵蓉亦是惊掉下巴,赵长卿扫她一眼,道,“爹爹与阿宁先用饭,这事说是天大的事,与咱家关系不大。只是爹爹要在卫所忙上一阵子了。”

    “是啊。”赵勇笑,“以后若是晚了,母亲只管先跟孩子们用饭,不用等着我。”

    赵老太太笑,“你与阿宁去用饭吧,用过饭咱们再说话。”

    赵家毕竟是寻常门第,什么郡王殿下之类的,赵家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谈一般。

    凌氏就先问了,“那个仁德郡王,是个王爷吧?”

    赵勇原也不知道仁德郡王是哪棵葱,皆因这次的事,他在卫所听了两耳朵才知道了,笑道,“仁德郡王是陛下的亲弟弟,别的王爷按理都要就藩,陛下舍不得仁德郡王就藩,一直留他在帝都住着。要不是郡王殿□份贵重,哪里会为叛党所劫持。”

    赵蓉嘴快道,“那这次要是谁能解救了郡王爷,肯定就是天大功劳。”

    赵勇笑,“是啊。”

    赵长卿问,“爹爹,这次是谁谋反,逆党是哪个?”

    赵勇叹口气,小声道,“自己家里说说便罢了,你们切不可出去多嘴,领头的逆党就是陛下的四皇子。”

    凌氏嘘叹,“还有这样的事?”这不是儿子造老子的反么?皇家的事果然复杂。

    大家说了一回话,便散了。

    赵勇其实是想争一争救王驾之功的,自代理千户降至总旗,他面儿上还似以往,心里也黯然过。虽是个乐天知命的性子,可身为一个男人,没人不想挣个前程!

    尽管赵勇没说,赵老太太是亲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劝赵勇道,“我知你想奔前程,可你想想,救王驾这样的大功劳。不说你想,军中无人不想。”

    赵勇倒也有自知知明,笑道,“儿子想一想就过去了,哪里真会去争。就是去争,军中多少高手,就儿子这三招两式、庄稼把式,怕也争不过。”

    凌氏亦道,“现在家里太太平平,吃喝不愁,孩子们也都长进,我不盼着享什么富贵,就这日子,我就过得好。你别去争那个,我担不起这个心。”

    老娘老婆都这样念叨,赵勇忙连声做了个保证。

    赵蓉笑道,“娘放心吧,爹爹定是平安的。我听说,家里有爷爷在时用的盔甲,爹爹这些天都要在外排阵等着叛军,穿上盔甲,也叫人放心。”

    赵老太太笑,“瞧我,有用的事倒忘了。长卿早提醒过我,我已叫柳儿预备出来了,一会儿叫柳儿送你屋里去,记得明天穿上。”

    赵勇笑应。

    赵长卿问,“爹爹,那天听你说,还有个宋姑娘一路被劫持了,不知这位宋姑娘是什么人?”

    “这我也不清楚。”赵勇叹口气,“这姑娘也是倒了霉。”

    凌氏亦叹道,“一个姑娘家,被叛军这样千里迢迢的劫持到边城,就算活着回去又能怎样?名节都没了,如何嫁人?就是能嫁,也嫁不到好人家。再者,我听说中原那块儿可不比咱们边城,礼法规矩严苛的很。有不听话的姑娘,直接送尼姑庵的。”这些事,凌氏大都是听苏先生说的。凌氏忖度着,说不得宋家人也不盼着宋姑娘活着回去,宋姑娘死在边城,亦算是捐躯为国了。

    大家感叹了一回苦命的宋姑娘,便各自去歇了。

    赵长卿思量了半夜,第二日早早起床,一家子用过早饭后,赵勇惯常去卫所,只是今日穿着盔甲,颇为笨重了些。赵长卿跟着一并起身,道,“我送送爹爹。”

    凌氏道,“你去做什么?”

    赵长卿挽着父亲的手臂,笑道,“有悄悄话同爹爹说。”

    赵勇向来宠爱长女,笑道,“叫长卿同我走一走吧。”以往做代理千户时是骑马,如今赵勇大都是走着去卫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