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钻入人体时的闷响。随箭而起的是一片惨呼声,哀叫声,四处躲避的奔逃声。
我举起千里眼观察寨墙上的情景,一只射到寨墙石板上的箭穿石而入,箭尾发出一阵阵颤音。一名中箭的家丁出现在视野中,那长箭半截穿入他胸膛,这名家丁手下意识的挠着箭杆,踉踉跄跄扑倒在寨墙上,无力控制身体,从寨墙上摔了下来,尸体落地发出一声闷响,扬起了一片土尘。
“传令,抬高射角仰射,让箭只从他们头顶落下,5轮速射,准备”,我放下望远镜,恶狠狠的传令道。
“标尺七,五轮速射,准备,放”。
“标尺七,四轮速射,准备,放”。
一排排箭放了出去,寨墙上鬼哭狼嚎响成一片,等五轮箭放完,寨墙上毫无动静,看来他们都已经躲了起来,那支走了的军旗还不见踪影,难道真要我攻城。
汉代等级制度森严,只有诸侯国可以建城,诸侯的城墙多高都有规定。这个小的堡寨虽然没有超过侯爵城不得高于4米的规定,也没有护城河,但3米高的城墙全用石块建造,即使是真正的侯爷也没有这么奢侈。建这样一个堡寨至少需要三年,看来刘布手下有聪明人啊。
“命令,枪兵掩护斧兵上前,敌人若是攻击,立即撤回。敌人不动就直扑寨门,用斧砍击,争取破门。”我怒不可竭的下令,“弓兵,压制射击,5轮急射”。
军号声雄壮激昂的响起,军鼓则寂静无声,大地上充满着铁甲兵移动时发出的哗哗的甲叶声,在弓弦崩崩声的伴奏下,甲兵扑到了大门口。壮硕的斧兵轮起战斧,疯狂的砍击大门。
“起鼓”,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掩护的斧兵的砍击声,军号吹响了嘹亮的冲击号声,那时一连串模仿马蹄声的颤音,5音一节,让人热血沸腾。
寨墙上旗帜乱摇,一阵慌乱过后,军旗稳定下来,看来经过最初的惊恐之后,寨墙上的人已稳定了军心。
“覆盖射击,十轮速射”,我大声冷静的传令。
随着我的命令,一轮轮箭倾洒在寨墙上,举起望远镜观察,斧兵们的行动很不顺利,那巨大的半截原木很难砍伐,没有盾牌掩护,一旦敌军倾泻滚木雷石,我的铁甲军难免伤亡,我忧心忡忡的想着。
“传令,铁甲军撤退。”,我犹豫再三,心不感情不愿的下达了这个命令。
“主公,我军在外,利在速胜。乐安民情滔滔,今日若不能攻下此城,恐怕明日会有变故。敌军已经胆寒,让斧兵继续攻吧。”张郃急忙拉着我的手,焦急的劝阻道。
“如此小寨,若以我军一人性命换取,我也不愿。命令铁甲军退后,我们再计议攻城之术。”我若有所思的摇头制止了张郃的继续劝解。
军号响起,在弓兵的压制射击中,铁甲军整齐的撤了下来。寨墙上响起了一片哄笑。隐隐中,一只旗脚从远处出现,看来虽然我军“狼狈的”撤了下来,但寨墙上的最高指挥还是召回了这支军队。
“传令,根据军事管理条例,禁止百人以上聚集,寨内人员必须在3株香的时间里打开寨门,承诺解散乡勇,接受我军管理,向我军投降,既往不咎。否则,格杀勿论。”我咄咄逼人的下达了最后通牒。
张郃疑惑的问:“主公,我军携带攻城器械不多,对此小城束手无策,主公又不愿意牺牲士卒,摆出强硬姿态刺激他们,是否合适?”
我胸有成竹的回复:“无妨,我已有了破城之计,在这三株香的时间里,传令民壮,一人去挖两袋土,等我的号令。”
我举起望远镜观察着寨墙,这石头砌成的大寨真是个好东东,此地里乐安城不远,骑兵速驰半日即到,作为乐安的卫城蛮合适。
一个建设好的城,能省我多少人力物力,我默默盘算着此战的花费,20几轮箭,每只羽箭值40铜钱,我已经射出了2万只箭,花费了我80万铜钱,合八千银币,这样一个城大约值16万银币,周围的土地,俘虏的农夫也值这个数,看来再射十个20轮箭,这仗打的也值了。
我军的箭只分为三类,成本最低的是现在射的羽箭,尾翼用羽毛制成,最初这种羽毛选用雕羽、雁羽,这种羽毛成本较为昂贵,经过再三衡量,最终选择了鸡翅膀上的羽毛。
虽然这种羽毛不是尽如人意,但为了保证它的尾翼平衡,我们把尾翼设计成三棱尾翼,这种尾翼比通用的两棱尾翼稳定性更好,但却有个缺点,比两棱尾翼不变运输保存。
其后,为了便于运输保存,羽箭被设计成三段结构——三棱流线型箭头、圆形箭杆、三棱尾翼,这三个部分分别保管运输,等到战前,再由随军后勤人员组装成完整的箭只。等弓兵射完随身携带的箭只后,再到后勤部门领取补充。
这种三段式设计还有一个好处,战场上射出的箭可以回收,在由后勤部门整理,把损坏的部分去除,用新部件替代,重新组装成完好的箭。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我军作战成本。
至于另外两种箭只,一种是鸡身上较大的尾羽做成的雕翎箭(主要分配给将领和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