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节前车之鉴(4 / 5)  商业三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所以,我建议,造远洋船必须选择一个深海港,必须让后世的泥沙淤积不至于影响海港的使用。现在,这样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辽西郡的秦皇岛,另一个是青州东莱郡的龙口港。

    秦皇岛的好处是离出云城不远,工匠们可以随时回出云,但坏处是离乌恒(乌丸)太近,战乱频繁,海港还没建成。龙口港的好处是——那里是我们的控制范围,东莱太守是沮授,东莱尉是乐进乐文谦,龙口港地处黄县,那是太史慈的家乡,孔义曾经大加修缮,所以,我推荐龙口港。”

    高山立即应和:“我也赞成龙口港,无论是把龙口港的煤炭运到出云炼钢,还是把出云的矿石运到龙口炼钢,都是很符合节省的原则。另外,龙口港与辽东郡的旅大(大连)港,刚好处在渤海海峡的两端,占领了这两个海港,就封锁了渤海口。加上海峡口上的庙岛列岛组成的岛链,我们退,可以让渤海成为我们的内海,进,可以窥视朝鲜和韩国。为了发展远洋攻势,这两个港,无论早晚我们都要建设,不如现在动手,把龙口港建成大远洋港,为出云城建立一道海上屏障。”

    我欣然回复:“既然我们俩意见一致,那就这样办了,明年,你就派出工匠,我们在龙口造船。”

    尹东冷冷的笑着:“两个呆子!龙口造船,木头从何而来?从辽西运过去吗?青州出产木头的是泰山郡,他不是还需要泰山郡的盗匪吸引朝廷的目光吗,如此一来,他现在敢拿下泰山郡吗?龙口附近,阳丘山、莱山、参山的木头,能造船吗?”

    这倒也是,阳丘山、莱山、参山经过多年砍伐,会不会被砍伐一空了呢?

    造大船,用的全是巨木,在中国,巨木基本上被用来造皇帝的宫殿,地方官员发现了好木头,首先要报告皇帝,等待皇帝派人来砍伐。而皇帝每造一所宫殿,地方官员要贡献巨木,巨木大小不合适,那时杀头的罪。所以在中原,做一根木头都是悲哀的。现在幸存的巨木,基本上都在难以运输的深山老林,靠这样的巨木建船,那花费也太昂贵了——估计比皇上造宫殿便宜不了多少。

    “等等,我想到了,在龙口造船,先造一些小船,巨木路上运输多有不便,阳丘山、莱山、参山的巨木运到龙口,估计也很昂贵。不如这样,我们通过小船向辽西倾销货物,登陆地点就在大连,我们用这种方法逼迫他们建造海港。另外,东北巨木很多,我们再从大连贩回巨木到龙口。岂不正好满足造船所需。

    尹东眼睛一亮:“不错,张纯叛乱后,昌黎郡居民逃散,我们与辽西音讯不同。以前我们军力不够,所以刻意保持与辽东郡的距离,这市场反而成了一片空白。青州叛乱后,当地豪强多数都逃向辽东,他们有钱啊,正好销售我们的东西。”

    高山连连点头:“一举两得,一举两得,为了运输巨木,他们必然要修路,能运过巨木的大路,军队一定移动的很快,一旦有事,我们的军队可以顺着运送巨木的大路,迅速抵达辽东郡腹地。我们甚至能过跨过辽东郡,直达玄菟郡的高句丽部落,那时……嘿嘿嘿”。

    尹东叹了口气,痛苦的呻吟着:“唉,以前我只看见一个奸人,高山,你现在怎么也成了奸人。买别人一棵木头,也想着人家修好你偷东西的路。奸人,你现在也成了一个奸人了。”

    说着,尹东站起身来,向着天空伸展他的双臂,做一连痛苦状:“神啊,有什么比看到一个奸人更为痛苦的事?”

    低下头来,他庄严的宣布:“那就是,在一个奸人的感召下,我最亲密的朋友成为了奸人,于是,我看到了两个奸人。”

    我们三人随即发出了周星星式的招牌奸笑,那奸笑声肆无忌弹,舱门外,听到我们奸笑声的侍卫,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

    “谈到远征军的军械……”,我接着说:“我还有几个问题,明天大家都来了,反而不方便说了。现在,我们先说说,一旦鲜卑叛乱,我们应该为远征军配备那些军械?”

    高山思索了一会,问:“前车之鉴,我们不可能像霍去病,卫青那样广征民夫,动用倾国之力打下鲜卑。我们没有哪个国力和实力,也没有那么多士卒和民夫。嗯,你能不能先谈谈,历史上中外远征军的成功战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我站起身来,背着手在舱室中踱着步:中外战史,凯撒远征军——以海军作为运输工具,没有可比性;汉尼拨远征军——可以模仿的不多;苏拉、马略、克拉苏——似乎后勤运输值得借鉴;成吉思汗——军队粮草的补给很有可取之处。

    “古代,不,应该是现代,现代罗马士兵远征,多数使用罗马战车随行。初期,罗马战车是弓箭手和将领使用的,但后期,几乎所用的罗马士兵都拥有战车。罗马士兵的战车不光是打仗用的,相反,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由于战斗时要排列战阵,战车反而用不上。但是,在行军时,马匹背后拖一辆战车,备用的军械、弓箭、衣物、帐篷、粮草放到车中,反而能减轻行军负担。个人的战利品也可放到车中,带回家乡。

    我认为,这种罗马战车可以让每个士兵配备一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