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九章:朝廷骂战(2 / 3)  明谋天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去这样的杀手锏都用出来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鸿胪寺卿是出了名的老学究,一辈子研究经典,在朝政上也没什么建树,真要是论起朝堂争斗来,八个他绑在一起也未必能比得过一个赵世卿,一败涂地也是常事,只怪他自己急功好利,非要跳出来跟大佬们唱反调,这不是自己找死嘛……

    “陛下,老臣一心为国,却不料遭此沽名钓誉污蔑,实在羞于与此辈同朝为官,请陛下恩准,让老臣回归故里,也好保得晚年清名!”

    鸿胪寺卿这么一跪,赵尚书自然也不落人后,干脆利落的摘下头上乌纱跪了下来。

    于是纷纷扰扰的朝堂顿时静了下来,一干群臣的目光都汇集到了子的脸上。

    而另一边,原本好好的坐在御座上看戏的朱常洛表示……

    他还没看够呢!

    都大明的文官集团是战斗力最强悍的文官,真要是骂战起来,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往常朱常洛只在野史里头见到过,真正在朝堂上见到两个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这么撸起袖子对骂,还真真是头一遭。

    其实打心底里来讲,朱常洛还是很高兴的。

    至少赵世卿的改变明了一点,那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还是有用的!

    事实上,要是摆在几年以前,朝廷当中压根不会因为降军的问题产生争议,因为放归降军是惯例,也是大明作为大国的泱泱气度。

    但是自从辽东一战以后,朱常洛却是给出了一个不同的处置方案,赎买进贡……

    简单来,就是刚刚赵世卿所的,想要人,拿钱来!

    辽东一战,倭国战败,为了赎回被羁押的数万军队,向大明赔付了上千万两的白银,这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赵世卿这个户部尚书了。

    往常国库里总是空空荡荡的可以跑老鼠,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的是生不如死。

    但是有了这笔银两,纵然是回回都被皇帝拿走了大头(赵尚书的怨念……),可到底银子还是有一半流进了国库里头的。

    有了银子,赵尚书才真正感受到户部尚书应该有的威风,大笔一挥的感觉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更何况,这肉总是烂在锅里头的,无论是今上还是先帝,虽然都出手阔绰,可到底都不是挥霍无度之人,无论银子在内库还是在国库,只要有,不管赵尚书使出什么法子来,进宫里哭穷也罢,赖着不走也好,总是能弄得到银两的。

    但是要是这银子压根就没有,他赵世卿就是有大的本事也没法子!

    所以早在这场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赵尚书心里就打起了算盘,既然今上能从倭国身上刮下一层油,那为何不能从土默特的手中也如法炮制呢?

    何况这次的大胜,是较上一次和倭国更为辉煌的胜利,总不能白白的放过这么个机会,想必子也是如此作想的……

    于是赵尚书欢喜地的就上了奏本,岂料突然冒出来鸿胪寺卿这么个又臭又硬的石头,真是气煞了赵尚书也!

    而站在朱常洛的角度来,既然赵世卿已经有了这种观念的转变,那么就证明,大明还不是无可救药的,他所做的努力,还是有意义的。

    所以这朝堂上虽然闹的凶,可朱常洛却没当回事儿,只是在旁乐呵呵的看戏。

    不过事到如今,怎么处置倒是让他犯了难。

    要罚吧……

    朱常洛是打心底里想把这位老鸿胪寺卿给打发回家去,这种书呆子就回家去老老实实读书去最好,可是一来,这鸿胪寺卿年资高的很,这么打发回去不大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跳出来的是一个鸿胪寺卿,但是没跳出来的,但是和他想法一般无二的,却是大有人在,他总不可能一个个的全都罢免掉。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虽然他对于赵尚书勇于改变的态度十分欣赏,但是遗憾的是,他并不打算采纳赵尚书的建议。

    因为这一次和上一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倭国撮尔国,孤悬海外不谈,丰臣秀吉穷兵黩武,屡次大战已经耗尽了倭国的元气,他们外无援军,内无实力,打了败仗自然是任人蹂躏。

    但是土默特不一样,虽然同样是打了败仗,但是土默特至少还有上万的大军驻守在王城未出,何况土默特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邦国,它名义上还是属于蒙古的一个部落,真要是把它逼急了,回归到蒙古左翼,跟察哈尔等部联起手来,反倒是朱常洛不希望看到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常洛上次之所以从倭国的身上榨油,是因为他们有油可榨,倭国是出了名的银矿丰富,但是土默特是草原之地,纵然和大明互市多年,实力的增长更多体现在牧民和地盘上,真要财富也未必有多少。

    所以虽然朱常洛很欣赏赵尚书的建议,但是他并不能采纳。

    用后世的法,这叫十动然拒?

    所以该如何处置眼前的局面,让朱常洛犯了难。

    因为他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不合适,鸿胪寺卿那边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他要是站在赵尚书这边,难免会让群臣以为,赵世卿是他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