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请拿旨意来!”
“只要有陛下的旨意,锦衣卫便会放人吗?”
于慎行眸光闪动,轻声开口反问道。
“自然!”
骆思恭丢下这么一句话,不屑的笑了笑,转身便回了衙门。
而人群当中也是一阵失望之色,他们原本以为,于慎行能够有什么大招,将被抓的人救出来,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一时之间,人群纷纷散了去,而京城当中的流言风向也有了改变,于慎行在锦衣卫门前的遭遇,迅速变成了他沽名钓誉的证据。
朝臣们纷纷开始嘲讽他为了挽回名誉,连这等手段也使了出来!
但是这个流言没传多久,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刚刚最新的消息,于慎行从锦衣卫受挫之后,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径直进宫去了!
于慎行进宫的时候不长,也就是两盏茶的时间,但是得到的战果却很丰富。
据宫中传出来的道消息,于阁老在子面前犯颜直谏,惹得子龙颜大怒,但是到最后,于阁老也没有让步,坚持锦衣卫抓人无据,要求子放人。
于是一时之间,朝中的风向有隐隐有些改变,接下来,于慎行前几日看似无用的四处拜访便显露出了威力。
以内阁阁臣叶向高,吏部尚书孙丕扬,户部尚书赵世卿等好几位大佬为首,加上数个御史科道,部院大臣纷纷出面声援,和于慎行站到了一起,上疏皇帝,请求皇帝放人。
这下子就算是想要诋毁于慎行的人,也不得不闭嘴了!
因为于慎行的这种行为,已经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叩阙了,无论如何,犯颜直谏的名头一戴上,头前所有的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当然,还有不死心的人,暗中散布消息,言道毕竟人还未救出来,此时下妄言未免太早,所打的主意,不外乎让于慎行骑虎难下,真的跟子死磕起来,毕竟如果于慎行只是在演戏的话,那么他是绝不可能真的把人救出来的。
而他如果真的想要救人的话,那只会更好,子费心将他提拔起来,这个时候于慎行却不知死活的想要忤逆皇帝,只会更顺了某些人的心思。
不过接下来子传出的一道旨意,却是顿时叫他们傻了眼。
诏,刑部尚书萧大亨,礼科都给事中亓诗教,户科给事中官应震结党营私,篡谋挑拨皇家亲情,证据确凿,交付大理寺审理!
不得不,这个消息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结党营私,这是个老罪名了,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这篡谋挑拨皇家亲情又是个什么罪名?
群臣惊疑不定之下,只得去找唯一一个见过皇帝的大臣于慎行发问。
而于阁老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听闻有人问起此事,十分恼怒,当下冷冷的甩了一句话便走了。
这句话是“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不过经历了此番风波,朝廷当中总算是隐隐安定了下来,别的不,内阁阁臣尽皆归位,便令得朝廷安稳了一大半,唯一剩下的,就是那几个还在抵抗未曾赴任的官员,但是朝中已经没有人关注他们,而是将目光都移到了大理寺的身上。
而接下来,大理寺的案子也审的很快,两日的工夫便审结了案子,如果锦衣卫抓人是胡乱抓人的话,那么作为文臣衙门的大理寺,做出的结论绝对值得人信服。
而大理寺最终的结论,和圣旨上一模一样,三人结党营私,篡谋挑拨皇家亲情,请罢黜为民,永不叙用!
这一,正是会试开始的时候,一切发生的猝不及防,一场足以波动整个朝局的事件就这样尘埃落定……
贡院当中。
因为这次是恩科的关系,贡院特意安排的及其宽大,待得士子们全部入场完毕,就见得外头钟鼓齐响,威仪万方,乃是子銮驾。
众士子连忙跪伏于地,而子则是淡淡道了声平身,勉励了几句,便宣布会试开始。
大明朝的会试,要整整持续三,朱常洛虽然是主考官,但是身为皇帝,他自然不会真的在此处待满三,只需要露一下面就可以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这几日之间,于慎行干净利落的手段满意的很,今过来,是特意帮他撑场子的。
事实上,朱常洛也没想到,于慎行行事竟然如此果决,丝毫都不拖泥带水,是动若雷霆也不为过。
整件事情下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于慎行固然不会像王锡爵一样,充当他和朝臣之间的润滑剂,但是他有自己的行事风格,这短短的三时间之内,于慎行用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完成了朱常洛给他的考题,着实是让朱常洛也感到新奇不已。
事实上,那朱常洛给于慎行的匣子里头,装的是一件朝廷秘事!
这件事情来时间已经有些久了,要追溯到朱常洛登基之前,那时候朱常洛肃整三大营,却发现有人从中作梗,弹劾朱常洛拥兵自重,心存反意,算得上是他登基之前最大的一次危机了。
那次的结果是查到了背后指使的勋戚便没有查下去,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