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4 / 5)  遥远的救世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13点降落银川机场,受到了银川影视界朋友的接待,与代表警方前去接机的曾华、黄文贤见了面,两辆车于傍晚18点到达秦谷。

    当晚,警方与芮小丹家属、亲友的见面协调会在秦谷宾馆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古城公安局副局长,有刑警队长雷剑峰,刑警周伟、马林,有省公安厅刑侦处政委和陕西警方的官员,有曾华、黄文贤和秦谷县刑警队王队长,其中雷剑峰、周伟、马林等人都是以芮小丹同事和朋友的身份列席会议。

    芮伟峰、欧阳雪、肖亚文作为芮小丹家属、亲友参加会议。

    会议预定两个议程,一是移交遗物,出具证明,宣布并解释古城公安局的决定。二是听取家属的意见、要求,商议告别仪式的主办和日期。会上,各方领导相继发言,对芮家的不幸表示哀悼和慰问,对芮小丹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之后,古城公安局副局长向芮伟峰移交芮小丹的遗物和秦谷县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

    古城公安局副局长陈述了公安局方面的意见,说道:“坦率地说,这是我从警几十年来最难启齿的一次发言。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明白小丹,但是站在广义的社会伦理的角度,自杀毕竟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特别是警察自杀,社会影响更不好。因此,古城公安局基于小丹是自杀的事实,决定对芮小丹不授予烈士称号,不做宣传,不发抚恤金,不记功,不以组织名义开追悼会。这很残酷,但这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社会价值体系。”

    芮伟峰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凌乱,拿着香烟的手微微颤抖,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燃烧的香烟仿佛成了一个支点,支撑着他的精神不至于垮掉。这时,他表态道:“人没了,什么都无所谓了。我没要求,也没意见,只求尽快结束这一切,结束这种场景的煎熬。”

    副局长说:“基于同样的理由,芮小丹的人身保险将得不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局里研究决定,芮小丹发生在秦谷的善后费用将由古城公安局承担。”

    芮伟峰说:“这个我不接受,这不是情绪,也不是风格,是我的女儿必须由我打发。”

    ……

    由于芮伟峰不提任何要求,当晚的见面协调会进行得很顺利,没有出现常见的那种家属纠缠不清的情况。会上商定明天上午举行告别仪式,明确了各项事务的具体分工,明确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规格、步骤,以及领导发言、发言的顺序,其中包括刑警队长雷剑峰代表古城全体刑警队员的发言。

    欧阳雪和肖亚文在协调会上一直没有发言,她们的身份既不是家属也不是单位,没有法定权利,也就没有实质的发言权。

    肖亚文只在上大学的时候见过一次芮伟峰,芮小丹在她面前极少提到父亲,她在电视里偶尔会看到他出现在访谈类的节目里。欧阳雪从小就认识芮伟峰,或许是因为他和自己的父亲都是离婚的男人,或许是因为小丹的态度,总之她对这个人的印象很淡漠。

    肖亚文心里很不赞成在告别仪式上念悼词的做法,她很困惑,这不是评职称,也不是求职应聘,悼词是念给谁听呢?在坐的这些人还需要通过悼词了解小丹吗?小丹还需要通过悼词被说明吗?小丹从来活的都是自己,没活给别人,如今不在了,不能自主了,就得由着好心的人们按照他们的方式摆布了,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越是这样做,却是离那个真实的芮小丹越来越远。但是,那是他们的真心,也是他们的权利。

    肖亚文只在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她说:“我和欧阳作为小丹的朋友向芮叔提个问题,小丹会被安置在什么地方?是老家古城,还是上海?”

    芮伟峰回答:“小丹跟我回上海。”

    肖亚文又问:“我们通过什么方式知道小丹的墓址?”

    芮伟峰说:“这个问题我不想在这个场合回答。”

    肖亚文沉默了。

    4

    1998年8月4日上午9点30分,芮小丹的告别仪式在秦谷县殡仪馆举行。

    秦谷县殡仪馆在县城东面,离县城大约三公里的距离,炎炎烈日下,周围是看不到尽头的黄土荒滩,白墙围起来几栋青砖灰瓦的平房和高高耸立的巨大烟囱在这个地方显得更加孤零、凄凉,由于当地的风沙,殡仪馆里那几棵原本就不高的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几乎将原来的绿色都遮盖住了。

    告别厅里,芮小丹的遗体安放在十几个花圈的后面,她穿着警服,警徽以下的身体被一条洁白的绸缎覆盖着,脸上受伤的一侧被一束鲜花遮挡。几位领导做了短暂的讲话,最后是刑警队长雷剑峰代表古城全体刑警队员致悼词。

    欧阳雪站在那里根本就没听清别人在说什么,她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芮小丹的脸,心里一直无法接受芮小丹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这些年来她对芮小丹有一种不是血缘却胜似血缘的感情,突然之间,一直在支撑她精神的东西失衡了,内心的绞痛使她真切地体验到了一种失去亲人的滋味,身边的一切都像是一部遥远而虚幻的电影。

    芮伟峰无法承受眼前的情景,转身出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