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认错(9000大章)(5 / 6)  大奉打更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

    元景帝睁开眼,目光阴沉的盯着他:“散不出去?”

    老太监小声道:“但凡是说许七安坏话的,大多都被城中百姓打了,还,还闹出了几条人命。”

    ........元景帝声音徒然拔高:“他何时有此等声望?”

    老太监答不上来。

    元景帝咬牙切齿道:“一个蝼蚁,不知不觉,竟也能咬朕一口了。”

    ............

    次日,卯时。

    八卦台,许七安抱着酒坛,站在高台边缘,迎着风,默默的望着宫墙方向,一言不发。

    午门鼓声敲响,文武百官们井然有序的穿过午门,过金水桥,大部分官员留在殿外,诸公们则进入金銮殿。

    等了一刻钟,身穿道袍的元景帝姗姗来迟,面无表情,威严而深沉。

    他端坐在龙椅上,看向王首辅,带着几分冷笑:

    “朕听闻王首辅近日身体抱恙,那便不用上朝了。朕给你三月假期修养,内阁之事,就交给东阁大学士赵庭芳暂代。”

    诸公们脸色微变。

    陛下这是要换首辅了,先架空,再换人。

    一开场便是这般?

    王首辅作揖,道:“多谢陛下。”

    元景帝不再看他,此时服软,晚了,他转而环顾众臣,一字一句道:

    “朕很愤怒!

    “因为朝中出了乱臣贼子,杀国公,污蔑皇室,污蔑朝廷。此等大逆不道之徒,当诛九族!”

    殿内,诸公垂首,不发一言。

    元景帝看向魏渊,沉声道:“魏渊,许七安是你的人,此事你要负责。朕限你三日之内,将此贼,还有其家人抓拿归案。”

    魏渊出列,作揖道:“是。”

    你魏青衣也没民间流传的那么风骨卓绝........元景帝眼里闪过讥讽,继续问道:

    “关于逆贼许七安的处置,诸爱卿还有什么要补充?”

    张行英跨步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元景帝看向他,颔首道:“说。”

    张行英作揖,沉默了几秒,似在酝酿,大声道:“镇北王勾结巫神教,屠杀楚州城三十八万百姓,护国公阙永修亲自操刀,而后,与曹国公伙同,杀害楚州布政使郑兴怀.........”

    话没说完,元景帝便大声喝道:“混账!张行英,你想翻案?”

    我道那许七安哪来的狗胆,原来是和你勾结串联,你可知诋毁亲王和国公,是什么罪?”

    元景帝怒视着张行英,帝王威严如海潮。

    张行英抬起了头,他半步不让的与元景帝对视,缓缓摇头:“臣并不是要翻案。”

    元景帝盯着他:“那你想作甚。”

    面对皇帝的喝问,张行英竟又跨前了一步,似是想以自身气势与帝王抗衡,他大声说道:“陛下有罪,其罪一:纵容镇北王屠城。其罪二,包庇镇北王和护国公。

    “臣,请陛下,下罪己诏!”

    余音回荡。

    此言一出,朝堂内一片寂静,却又如同焦雷,石破天惊。

    元景帝脑中轰然一震,他听到了什么?

    下罪己诏?

    这个小小的御史,竟敢让他下罪己诏。

    “我看你是疯魔了。”

    元景帝很生气,君王的威严,遭受了蝼蚁的挑衅,区区一个御史,竟敢要求他写罪己诏。

    “张行英,朕怀疑你勾结许七安,杀害国公,污蔑亲王,来人,将他押入天牢。”

    说罢,他看见一袭青衣出列。

    元景帝冷哼道:“朕意已决,谁都不得求饶,否则,同罪论处。”

    这群文官最会蹬鼻子上脸,看来敲打过王首辅还不够,还得再加上一个张行英。

    那袭青衣说道:“请陛下,下罪己诏。”

    元景帝猛的僵住,一字一句从牙缝里挤出来:“你好大的狗胆啊,怎么?朕把你扶到这个位置,你觉得可以制衡朕了?”

    魏渊不答。

    这时,王首辅出列了,朗声道:“请陛下,下罪己诏。”

    又一个........皇室宗亲和勋贵们悚然一惊,如果这时候,他们还没嗅到“阴谋”,那未免太迟钝了。

    元景帝玩弄权术数十年,只会比宗室、勋贵更敏锐,冷笑连连:“朕说你怎么昨日如此硬气,原来早就串联了魏渊,今早要犯这大不敬之罪。

    “好,好啊,好一个王首辅,好一个魏青衣。你们俩斗了这么多年,到头来,竟联合起来对付朕。”

    他猛的一拍桌子,怒目暴喝:“王贞文,你这把老骨头,能挨得住几记庭杖,啊?!”

    他依旧端坐着,因为他是君王。

    魏渊和王贞文联手又如何,他能压服两人一次,就能压服第二次。

    “还有什么招式?还串联了什么人?尽管使出来,今日,谁再敢站出来,便是欺君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