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一章 黎民百姓敬包公 断案就怕葫芦僧(2 / 2)  人妻神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光盯住我,并且语重深长地说:“家法呀,你是个有心计的孩子!为了咱们村的未来,你就好好放心地干吧,我支持你!”

    说干就干,支书领着我在村里找到了一个五保户去世以后留下来的黑屋子,我自己动手在里面垒起了几排土台子。把父亲准备打桌子的一块木板用锅烟灰抹了抹当黑板,又到石灰窑挑了两筐石灰把墙壁粉刷成了白色。

    老支书爬上了山头去,用喊话筒大声吆喝:“每家每户的社员同志们都听着,我们的郭家法回来了,我们的村子里有学堂了,谁家的孩子想上学,就到五保户郭大个子那屋里去报名。就两间屋的空儿,去晚了可就盛不开了!”

    社员们一听,就像是村子里来了电影,潮水般的向新成立的学堂涌来。想上学的孩子挤了满满一屋子,门口里、窗户上、院子里到处都是人。他们有的想上学,但是进不去了。有的不想上,只是想听听稀罕,看看热闹。我被挤在一个墙角上动弹不得,没有办法,只好指挥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屋,轮流上课。

    在我们国家暂时困难的逆境中,我的报酬仅是一个月五块钱的补贴,一天大队按与社员的标工给八分五厘工分。但我从没计较,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守工作工位,始终如一的工作着。从这两间低矮的茅屋里,我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毕业班,一级级学生从这里出发,奔赴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的老婆身患多种疾病,孩子又小,在那个“工分儿挣了两麻袋,粮食分一蒜臼子”的年月,一家六口人的日子别提有多紧巴。有些好心人劝我:“家法啊。当这么个民办教师有啥出息?趁早去干点别的吧,要不然你就会穷一辈子。”

    我虽然对人家的好意表示感谢,但在心中却毫不动摇。我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我自己的心里最清楚。我一直幻想着能有几间像样的校舍,那两间教室因年久失修,梁头倾斜用木头顶着。墙壁也多处裂开了缝子,随时威胁着学生的安全。我三番五次地找村干部协商,新校舍终于破土动工了。从开工到竣工整整五十多个日日夜夜,我白天上课,晚上到施工现场看料。

    墙垒到了大平口晚上突然下起了雨,当时正值秋收季节,切了三天的地瓜干儿还晒在坡里。我爬到墙上盖墙茬子,墙是保住了,我的三千多斤地瓜干儿却全都烂了。这一年,我们全家吃的全是烂了的地瓜干儿。

    1975年春,老支书找到我说:“家法啊,十多年了,大家都看见了。你为咱村出了力就得给你回报,上级给了咱俩指标:一个是当工人,一个是当工作队员。出去以后就吃国库粮,工资也高。你家人口多,生活困难。现如今村里的文化人也多了,找个当老师的已经没有困难,你就放心地走吧,这两个指标先让你来挑拣!”

    若论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经济收入,老支书对我的照顾无异于雪中送炭。但是,一想到我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们,我的心就软下来了。我感激老支书,我疼爱难以割舍的孩子,我的眼泪扑簌簌地从面颊上滚落下来。

    感情这东西就是这么怪,在别人的眼里那教室尽管是新盖的,也是清水衙门,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但是我却舍不得离开它。离开了它就等于抛弃了我所酷爱的事业。我向老支书道歉,谢绝了老支书的一片苦心和美意。

    人各有志,贵在坚持。我的父亲是大队会计,他年龄大了,想让我继承他的职务。对我告诉了他的想法。一连几次说得我心烦,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了他:“俺不。”后来他又托好多知己的人找我说情,要求我答应。我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唇舌,还是对他们说了两个字:“不干。”

    1984年夏天,乡干部主持村民投票选举。我被选进了村党委,乡党委书记推荐我当村支书。村民的信任,领导的支持,给我的压力可谓大矣。我向全大队的村民以及在场的所有领导表示:“请各位原谅,我不是当干部的料,我的本事只会当教师,你们还是另选能人吧!”

    结语:

    **犯了罪,手表作包庇。

    背上大黑锅,回家去种地。

    功劳苦劳大,穷了一辈子。

    狗不嫌家贫,追求贵坚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