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良宵(5 / 8)  江山不夜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趣道:“这是在嫡亲祖母跟前,旁人想还想不来的福分呢,怎会哭闹?”

    “他才多大,哪说得上这些。”徐太后道,“你们没养过儿女。这么大的奶娃子就是见了天王老子也是照哭不误的。当初他们哥儿两个都是我亲自抱到一岁多,天天吵得人不得安生。皇帝还乖些,他哥哥简直是魔星下凡来折磨我的……”

    她没有说下去,众人亦沉默不言。皇帝望见太后捧着杨桢细细察看,低眉垂首,殊无喜色,觉得她定是在思念早逝的长子,心中便隐隐刺痛起来。不过片刻,太后忽展颐一笑,抬头对皇帝说:“你这老三是个沉得住气的,将来有大造化。”

    皇帝笑着摇头,抱过孩子与皇后同看。淑妃心中忐忑,只低着头退到屏风边儿上,眼睛盯紧了帝后手中的襁褓,生怕有闪失。不料怕什么来什么,珠秾刚从皇后手里接过襁褓,一抬肘就撂倒了案上的玉壶春瓶,半幅榴红马面裙都浇透了。杨桢这时终于被吓着了,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

    皇帝呵道:“蠢婢子,还不退下!换玉稠上来!”桂选侍未动,早有谢迤逦一步赶上,抱着孩子左右察看,心中如有火燎。皇帝亦急得离了座,连声问:“不要紧,不要紧吧?”又迭声叫人将珠秾拖出去杖打。

    好在杨桢一回到母亲怀里就渐渐平定下来,换成了小声抽泣。徐太后遂道:“小孩子哭闹也是寻常事,何必为这个气恼。不哭倒是不好了。”谢迤逦亦婉转求情,珠秾才一身冷汗地被放开了。

    这么一闹,席间气氛愈加僵冷。梁毓太妃忽起身走过来,朗朗笑道:“哎哟哟,太后好福分养得这样乖巧孙儿,不哭时乖得像个猫崽,还当他是少年老成,教人省心。谁知一哭震天响,这阵势竟是天上月亮都要被他吼下来。这才是天生龙种,了不得的呢。”一边接过了杨桢抱在怀里哄着,又招呼仙居公主:“你也过来看看,沾点儿福气。”

    仙居公主立刻凑上对着孩子一通夸赞,又教陈驸马也过来张了一眼。众人被他们一带,跟着纷纷说笑,总算扳回了尴尬的局面。淑妃担心杨桢再次受惊,又将孩子抱了回来自己护着,众人亦知分寸,只在她手上略看一眼,将那赞美麟儿的老调再搬弄一番,也就罢了。

    一时人人都围着淑妃,徐皇后总算舒了一口气,转头想问问皇帝可还胸闷,却见他眯缝了眼望着淑妃母子,身体前倾,满面餍足,竟连自己唤他也没听见。徐皇后怔了怔,忽又想起方才自己被太后责难的情形,想起同为皇子杨檀又是何的处境,千愁万绪就从心底涌了上来。

    她看见憧憧人影之间,那年轻女子霞帔红衫,春风满面,抱着万千宠爱的庶子,被众人恭维不停,连她唯一孩子的生父亦不肯把眼光挪开半分。而她高坐在这凤座之中,孤立无援,脸上挂着凝固的微笑,心中翻江倒海。

    “阿楝。”

    皇后的声音不大,但谢迤逦听来竟格外清晰。

    “阿楝,过来看看你这个小兄弟。”皇后笑道,“你只怕还没见过小婴儿吧?将来林夫人生了……”

    谢迤逦头顶轰然一响,只觉狂风贯耳,大雪扑面,根本听不清皇后还说了些什么。

    周遭的人群静了下来,潮水般慢慢退开。她如立于沧海中一隅礁石之上,拼尽全力唯恐坠落。她盼着皇帝能及时开口拦住杨楝。她亦知这时谁也不会帮她。她只能抱着孩子,眼睁睁等着他走过来。

    皇后是知道什么了吗?不,不可能,若被人知道了一点风声,她早已灰飞烟灭。还未及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织金红罗的袍角便已移到眼前。虽不敢抬头,亦知是他走过来了。她决然地沉下气息,在唇角勾出清淡疏远的笑容,将襁褓递给了身边的宫人。

    时间极慢,如同魇在了梦中。

    他竟长得这么高了吗?从前他们并肩齐眉,不用抬头就能看见那对明若晨星的眼睛。可这时她只能扫到他足下的皂靴、腰间的玉带、胸前的蟠龙、颌下的护领,他的脸是什么样子,她竟已记不清了。她从不知道自己有这般盼望看清他,可是……她绝不可以再抬头了。

    一时间孩子又递了回来。她猛然一惊,他已经不见了。

    原来众人不曾走开,原来他们一直在说话,一直围在她身旁叽叽喳喳,仙居公主的笑话没有讲完,梁毓太妃提醒她小孩子打了个呵欠,怕是累了想睡。她像大梦初醒,连忙把孩子紧紧贴在胸前,一时虚脱得想回到屏风后面,又怕被人看出形迹,只得笑着,不停地笑……又恍然想起,梦中她连他的脸都没看到。这么久了,还是没有看到……

    皇帝没有挪开眼睛,他看见谢迤逦一直都低眉垂首,笑容恬静,举止若行云流水,仿佛她从不认识杨楝。他抿了口残酒,看看空中圆月,水中花影,心中一缕一缕婉转不觉,尽是无可奈何凄凉意。

    杨楝如踩着云团一般回到座中,只觉目中茫茫,方才谢迤逦一直垂首,满头珠翠琳琅,生生晃花了他的眼。

    时不时有人过来招呼他,他亦笑着回礼寒暄,手中握着一杯热茶,却是一口也没有喝下去。远处宫眷如花,语笑嫣然,簇拥着帝后、淑妃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