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2 / 3)  帝国的朝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说动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但是自己却一无所知,这怎么可能不让人恐惧。

    今天,他们可以给自己来个黄袍加身,那么将来呢?

    现在,就在这一瞬间,唐浩然似乎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会谣传朱元璋要“火烧庆功楼”,明白了刘邦为何要那么对他的那些“老兄弟”,明白了赵匡胤为何要“杯酒释兵权”,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权力,为了巩固权力,所以那些牺牲,也都是值得的!

    因为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害怕,有一天,那些人会给其它人来个黄袍加身!

    看来,情报局那边要换血了

    心知现在并非过去的唐浩然自然知道,自己即不可能“火烧庆功楼”更不可能“二桃杀三士”,至于“杯酒释兵权”更是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兵权,但是,情报局在这件事上的立场却是让人怀疑的,在这一事件上,情报局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未曾获得情报,而另一种则是其主动参与其中。前者几乎没有可能,那么显然就是后者——情报局背叛了自己的信任!

    无论他是出自什么立场,从他隐瞒这一情报的那天起,实际上就已经背叛了自己!当然同样也背叛了他们的职责。

    幕臣啊!

    于心底长叹一口气,有些事情可以视若无睹,但有些事情却不能那么做,情报局可以成为自己手中和利剑与盾牌,但是前提是,它绝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自作主张,他只是一个工具,但是现在,他显然忘记了这一点。

    “其它的还有吗?”

    收敛起心神,唐浩然并没有立即去追究情报局的责任,现在还不用,现在还有需要情报局的地方,要看他们怎么把这撤唱下去。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需要当面问他,看看他是如何回答自己。

    “还,还有一份来自天津的电报”

    在提及天津来的电报时,汪大燮的眼眶不由的微微一热,作为安徽人,对于李鸿章他是自骨子里的尊敬,尽管他并没有投入北洋幕府,可是并不妨碍他对共的敬重,但现在,这封电报却传来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哦!”

    一听是天津来的电报,唐浩然身份立即轻轻向前一探,相比于东北体系内的态度,他更在意关内的态度,尤其是北洋的态度,现在李鸿章知道自己登基为帝之后,他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是战争,亦或是和平,可以说都在李鸿章的一念之间,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关内,能够让唐浩然忌惮的力量只有北洋,至于张之洞的所谓的几督间的联合,在他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威胁,之所以忌惮北洋,倒不是因为北洋的力量最强,而是因为北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最大。

    最为重要的一点,在自己登基之后,如果北洋决定抵抗,那么对于东北军而言,就只有一个疡,就是武力统一中国,就必须重拳打垮所有的地方力量,只有如此,才能完成统一。

    可如果北洋疡了放弃!

    那么和平统一就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李鸿章会怎么沿?

    思绪纷杂的唐浩然并没有注意到汪大燮神情的变化,而沉浸于莫名伤感中的汪大燮,此时已经流出了泪来,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汪大燮的异样,有几人的心底更是暗自咯噔一声,联系到李鸿章之前的身体,顿时大叫不好起来。

    “电嗯”

    抬起头,看到汪大燮满面的泪痕,唐浩然顿时一愣,神情立即为之一变。

    “电报给我”

    一把拿过电报,唐浩然立即看一下电报的内容,下一瞬间,他整个人便愣愣的站在那里,瞠目结舌的站在那,电报从他的手中飘落下来,

    那薄薄的电报纸在空中飘荡着的,慢慢的落在地毯上,这个时候,所有人似乎都明白了,无论他们是否与李鸿章有过交往,但是对于这位曾苦苦支撑起那个腐朽帝国老人,却是充满了敬意,尽管他只是一个不称职的裱糊匠,尽管他实在太过于迂腐,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

    “陛下”

    “老大人去了”

    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唐浩然同样只觉得眼眶一热,他甚至不愿意再说其它,对于李鸿章这个人,他一直怀磁极为复杂的情感。

    他们像是师徒多过敌人,像是长幼而多过同僚,多年来,两人之间的接触虽不多,但唐浩然却知道,如果没有李鸿章对自己的“纵容”,自己又岂会一路走到现在。而现在,他死了!

    尽管他相比另一个时空多活了两年,但是现在,他却随着他一手维护的帝国一同死去了,难道这就是他的宿命吗?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鸿章用自己的生命与尊严,一次次的去维护着那个腐朽的满清帝国,落下了无数的骂名,却维系了满清帝国的存在。

    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所以,在另一个时空中梁启才会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所以,他才会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