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长安书院就读的除了关羽和张飞的孩子以及陆逊、邓艾、文鸯等人还有几个是陆羽特别留意的。
如陈群的儿子陈泰字玄伯是能与姜维一比的优秀人才。
按陆羽“前世”的记忆若非他在狄道之战力败姜维搞不好姜维就能取得连诸葛亮都无法到的胜利延长三国的局势。现在由於陆羽的来到陈群变成蜀国官员自然陈泰也到书院就读了。
还有罗蒙的儿子罗宪字令则此时年方十三已经以才学知名不过陆羽却晓得他也深具军事才能。日後罗宪果然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又勤於地方政事累功升为威北中郎将威望卓著且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无论华夷皆服膺之颇有政声与黄崇、陈泰齐名後世。
黄权的儿子黄崇也是第二代屈一指的人物;日後蜀汉帝国第二代的名将备出除了“四英将”陈泰、罗宪、黄崇也是既能领军作战更长於内政的出将入相型人物又被称为“三才将”。
张辽被调到关中整补自然也带著妻子邹美人和儿子张虎。张虎无愧名将之後在书院与张苞、关兴等相善日後与黄忠之子黄叙、赵云之子赵统列名为新一代的“五虎上将”。
黄忠的儿子黄叙本来应该因病早逝却因陆羽穿越时空来到改变天时延了半年的命又碰到张仲景及时研究出救命药方终於痊愈。黄忠喜不自胜之余将领悟不久的“以柔克刚”之理传授使黄叙渐渐身强体壮。此时黄忠调往交州陆羽著其领妻子向氏及次子黄翼同行却将黄叙和黄天玉送到长安就学。
当然陆羽也不会忘记庞德之子庞会和马的儿子马秋。
日後文鸯(字怀玉)和马秋(字胜玉)都娶了宗室公主为妻且在帝国征讨大业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後世誉为“帝国双璧”。
庞会和其父一样的狂野卓傲成为第二代的帝国近卫军统领兼城卫军执金吾被誉为“帝国战狼”。
当然还有更狂野威猛的王双虽然长相十分抱歉却很得山越族女子的青睐最後继承了百合公主的岭南山越族长之职娶了山越女子为妻。由於开拓南越功劳极大朝廷授以“日南侯”被後世称为“岭南飞豹”。
其他著名将领也不少共有十余名若非帝国因疆域太大委实难以治理不愿多作征伐否则封公侯、为将相者势必不可数胜。即便如此由於教育制度的成功这些将领也都不是粗鄙武夫皆被朝廷起用为地方大员也都能安抚百姓与民休息称得上“出将入相”的英杰。日後昭仁帝特选十二位画於凌烟阁“六合功臣”的身旁列名为“十二龙将”。
虽已迈入承平之世蜀汉第三代的将领仍有几名系出名门维持帝国的平治其中有陆逊之子陆抗、羊道之子羊祜、周鲂之子周处、周循之子周亢、萧玠之子萧瓘、陆函之子陆渊等……
因此蜀汉第二代的将领後世无不津津乐道:“飞豹战狼双璧三才四英五虎十二天将;二十八宿六合一统。”
长安书院和武院虽分实合仅一墙之隔;除必要课程文如逻辑概论、物理天文、管理学武如兵法概要、後勤统计、战场心理等所有学生也可按其专长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目学习偏文偏武无所谓但总须专精一二。
比方日後黄叙继承父学与太史慈的儿子太史明(字承志)同为帝国第二代的神射手。马秋和姜维、张合的长子张进、赵云的儿子赵统以及陆羽的第八子马文鸳所出的陆迁日後一同研习出“绝战枪法”十式不仅成为日後武院习枪必学的招式战场上更是克敌制胜的厉害枪法。後世大宋年间扬名一时、威震四塞的杨家枪法据悉便是陆迁的孙女陆钰所传。
还有南宋初年朱仙镇之役原宋代名将陆登之子陆文龙在不知家世的情况下六败岳家军名将包括岳云、杨再兴等在内威震中原。後来被王佐指点阵前归降助岳家军大破金兵斩金国名将数十使黄河以南无金兵敢留。日後王佐还帮陆文龙寻根确定先祖的确是陆迁的儿子陆钰的弟弟陆铨。
这些新一代的年轻将才中只有姜维因为舍不得离开母亲陆羽便让他在凉州书院就读。二年後在母亲的鼓励下姜维来到长安就学由无所出的秀儿照顾。建安二十年才十八岁的便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与同龄的陆函、王双皆有杰出的表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