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一眼就明。
至於益州六部,有四部都掌握在原蜀中官吏手中,分别是黄权掌管的刑部、秦宓掌管的礼部、郑度掌管的兵部和许靖掌管的工部。
虽然有妥协的成份在里面,但是四人都是蜀中名士,还是有一定才华的。
黄权和王累是一个性格,让他掌刑部,众人无话可说;秦宓文采出众,善於机辩,更重要的是他是蜀中秦家的长子,蜀中四大门阀,费、杜、李、秦,秦家实力最大,也是天下五大豪门之一,得到秦家的支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至於郑度和许靖,二人在蜀中官吏中素有名望,有他们掌管益州兵部和工部,常人也不会多说了。
而至於最重要的户部和吏部,陆羽则紧紧抓在了手里,蒋琬乃蜀国後期柱石之才,户部由他接掌,陆羽自然放心,而吏部陆羽交给了孙乾,孙乾处事八面玲珑,虽然不是十分符合陆羽对吏部官员的要求,但也避免得罪过多的人,毕竟吏部一手管辖在陆羽手中,如果树敌太多也不是陆羽所愿意的。
剩下的交州,由於地处偏远,倒是没人去争这个位置,不过陆羽知道迟早交州将会成为蜀国最富庶的地区,所以他对州刺史的位置不得不慎之又慎。
费玮乃是蜀中费家的外族子弟,刘备军入蜀後,能迅速安定下来,他明里暗里出了不少心力,更何况费玮内政才能不弱,蜀国後期,他和蒋琬几乎是蜀国的顶梁柱,所以陆羽推荐了他出任交州刺史,自然引起了原蜀军和刘备军的一致赞同。
至於镇军将军倒是无所谓,交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偏安南方,暂时还没有势力可以威胁到交州,所以交州镇军将军就暂时由甘宁担任。
在陆羽的发展计划里,保持荆州的繁荣,把益州建成稳固的大後方,而大力发交展交州,所以交州六部实际是工作最重的。交州百废待举,需要的是一股朝气,而不需要那些死气沉沉的老人。
所以陆羽选择了崔州平掌管交州礼部,石广元掌管交州户部,孟公威掌管交州刑部,陆绩掌管交州工部,马谡掌管交州兵部,向宠掌管交州吏部。
此四人,除了陆绩,其他五人都不二、三十岁,自然有一股冲劲,陆羽相信凭藉岭南优越的地理条件,只要稳定发展,不出二十年,便可迎头赶上中原各州。
除了荆州、益州和交州,刘备军的地盘内还有属於司州的河南郡和属於豫州的汝南郡,由於二郡几乎是在曹军的眼皮底下,如果实行复杂的军政分立制度反而不美。陆羽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他在这二个郡实行的是太守大权独揽的制度,宛城太守是陈宫,汝南太守是张辽。
陈宫沉稳多知,论谋略也仅次於诸葛亮、庞统、徐庶这样的一流谋士,而张辽则是大将之才,冷静谨慎,长於守御。汝南接近许昌,但在他的防守下,多年来未出过一丝差错,曹军无数次偷袭均无功而返。宛城与汝南乃荆州表皮,若固则荆州稳若泰山,若失则荆州难免兵祸连连,所以陆羽才把陈宫和张辽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放在那里。实际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希望能凭藉二人才能。阻挡曹操南下荆州的步伐。
除了官吏,接手益州另一个问题就是军队的问题。
刘备军平定蜀中後,投降的蜀军多达三十万,除了原川北一直与张鲁军作战的近十多万蜀军,和严颜手下的数万巴军,其馀蜀军均是良莠不济。老幼病残充塞其间。而且多数铠甲兵器陈旧,久未经操练,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在陆羽的脑海里一直坚信”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所以他毫不豫裁汰了除川北蜀军和巴军外的所有蜀军,但即使这样仍留下了十多万蜀军。
陆羽从原荆州军和蜀军中选出三万精锐中的精锐与近卫营、陷军营组成近卫兵团和陷阵兵团。近卫兵团由管亥任兵团长,刘封任副兵团长,近卫兵团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威慑。如果要轮到卫兵团出战,那麽刘备军就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了。管亥能在关羽手下走上数十招,武艺自然不是问题,而且自北海归降以来。一直忠心耿耿,近卫营就一直是他掌管,如今出任近卫团长自无人有话好说,刘封乃是刘备义子身份和刘备的信任摆在那里,出任副团长自无问题。
陷阵兵团乃是陷阵营扩编而来,可以说刘备军中最快的一把利刃,团长自然是高顺,高顺勇猛刚强,善於攻坚,陷阵营是他一手所建,这把快刀掌握在他手里最合适,而他的副手陆羽则安排了李严,而人一冷一热,相得益彰。
另外,张飞的黑龙铁甲骑兵团与随马超入蜀的五万西凉军合并,正式打造出一个重骑兵团,雷龙军团。雷龙军团共八万人,下属四个兵团,三个重骑兵团,一个辅助步兵团,由马超任军团长,纪灵担任副军团长,马岱、刘辟、刑道荣担任三个重骑兵团的团长,龚都任辅助步兵团团长。
张飞接手原近卫兵团的四个铁甲营,组建一个重步兵团,黑龙兵团,由张任担任副团长,张任稳重谨慎,自然能弥补张飞暴躁的毛病。
而归降的蜀军分为两部,一部与关羽的青龙兵团合并为青龙军团,另一部与太史慈的赤龙兵团合并为赤龙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