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大时代 第250章 盘点 ( 求月票!)(4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认了府院双方的权责,府方已经完全被架空,但是出于避免未来可能重演的府院之争,大多数国人选择了支持。不过相比之下,人们更希望首都迁至南京,而非西北,但最终通过投票国会在西北市、南京市之中选择了西北。

    “行政首都?”

    陈方明回忆起已经有一年未去的西北市的模样,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西北市比京城更适合做为中国的首都,毕竟相比的老旧的京城,西北更具活力、更能代表现代的中国,传统和现代在那里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自己为什么要想这些?自己回西北?恐怕还要再等几年。

    陈方明不禁一笑,然后把报纸朝胳窝里一夹,快步朝着自己的工作的地方走去,阜阳县西北公司办事处,这个办事处是西北最早的五十六个招工办事处之一,而早在两年前他就已从最初的招工点,变成了现在商业办事处。

    办事处早已不是过去租用的那个私人小院,而是一个位于城中的二楼小楼。刚拐过街角,陈方明就看到刚开办的“中央银行阜阳分理处”紧闭的铁栏门前,此时已排出了一条长队出来,那些身着棉袄的士绅顶着雪排着队的场面到也少见。

    此时的这些士绅大都是自己打着的雨伞以遮挡空中飘落的雪花。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看,他们并不是那些居于城中,身家数十万的富绅,应该是的乡下那些富户或小地主。

    看到他们肩膀的些许雪花,陈方明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已经在那站了很长时间,来这的只有一个目的,认购的四年计划中的工厂企业股票,他们大都是从消息灵通的友人那里听到的消息,政府要在四年内建立几千个大工厂,工厂是什么?是生金机!聚宝盘!

    相比于那些大城市里的巨富,这些乡下的“土财”他们不能像那些实业家一样,一次投资几十万上百万在政府要建的那些大工厂里占上大股,而前几天从省城传来的消息,总理在武汉向那里的士绅许诺,四年计划中的项目工厂可以吸收小股东,一元一股、十元即可认购!

    几乎是在消息一传来,就立即在乡下引起了轰动,他们多了拿不出来,但是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还是能拿出来,相比于买政府公债的每年5分的利息,投资企业的虽说担些风险,可回报要远大于公债。甚至于连同报纸上亦在推波助澜。

    工厂投产两年至三年内回收投资!现在投进去1000块,四年后就能回报至少800元!从今以后每年都有分红!一次投资、世代受益!

    看了眼那些显得有些激动的土财,陈方明笑了笑,丰厚的回报使得这些土财情愿拿出投资到政府四年计划的工业项目上,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国家或是这些土财,都是各取所需要。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发展工业,以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而这些土财所需要的未来的丰厚回报。

    无论是这些土财或是那些愿买下十股或几十股股票的普通市民,他们未来收回投资后,在腰包充实的前提下,会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消费,到时那些工厂生产出的工业品又是的转入了他们的家庭,这是一个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双赢。

    推开办事处大门,陈方明便感觉到室内的温暖,他的办公室位于二楼,前脚刚上楼梯,一个年青人就迎面走了过来,陈方明把报纸交给迎过来的助理,然后随手解开大衣的的衣扣。

    “经理!您来了!”

    “嗯!给我泡一壶茶送上来!”

    在推开办公室的门之前,陈方明对自己的自己的秘书交待道,进入办公室内的陈方明在把大衣挂上衣架时,透过玻璃窗,他看到央行分理处的铁栅门在被分理处的职员拉开的瞬间,早已等在门外的那些土财,便一哄而入,尽管隔着玻璃,陈方明似乎仍能听到他们挥着钞票时的喊声。

    “马鞍山钢铁企业!5000股!”

    “铜陵铜业!1800股”

    “芜湖汽车制造厂!300股”

    ……

    诸如此类的声尽管隔着一条街,但仍然不时从分理处内传出来。

    对于全国各地稍有远见的人而言,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意味着商机和财富,而一些人看来,这是国家将步入强盛的号角。不过更多的人所看中的却是其间的财富,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或许也只需要看到这一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