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建的大军已经出发,不过若是等其来,功劳又得多一个人分。
若是李氏站在他们这一边,事情就好解决了。李氏要是愿意做内应,那些商贾什么的,杨翰舟和李振二人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不过说曹操,曹操就到。
就在众人的等候下,李氏来人了,而且还是其族中比较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对于李氏来人,李振并不惊讶。他虽然姓李,可他的祖上姓安,只是后面改姓李而已,所以只是同姓,连同宗都不是。
之所以他这么肯定李氏会来人,是因为李易这个刺史。李氏能在阆州盘踞这么多年,靠的可不是其皇族身份,向他们这样的皇族,成立了两百多年的唐王朝,一抓一大把,你随便去抓个姓李的,或许其祖上就是皇族。
就像刘备一样,汉王朝存在了四百余年,刘姓也从一个小姓变成了大姓,那么多皇帝,那么多亲王,他们的后代何其多,所以刘备是什么中山靖王之后,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当时,只要姓刘,十有八九能跟皇族扯上点关系。就像唐朝的李氏、宋朝的赵氏、明朝的朱氏一样。估计就清朝的爱新觉罗和晋朝的司马比较不招人待见,前者怕被报复,嫡系都改姓了;后者则是葬送了汉王朝,导致五胡乱华的惨剧,也大多改姓了。
所以对于阆州陈氏,李振并没有放在眼里,只是滕王一支的后代而已,这样的多了去了。
只要阆州李氏的人不傻,就应该知道站哪边才能活下来。这次的叛乱,注定要死人,而且要死很多人,不过寿王不能下令杀人,那么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帮助寿王完成这一切。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看到这一点,反正这个刽子手,李振是当定了。不就是死点人嘛,既然敢造反,就应该学会承担失败的后果。
所以,随着李氏的一来,李振在阆州大开杀戒的计划就开始了。他要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忠心,获得寿王的信任。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