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阉了,留在宫中当狗!(均订加更)(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实名存实亡了!”

    “正统年间,每年军户逃亡多少?军中有多少人在吃空饷,喝兵血?”

    “不知凡几!”

    “以前不敢在朝堂说出来,如今圣天子让百官开口,为何不能说?”

    “微臣以为,应该先整饬边军,再整饬地方,让军户吃一口饱饭,吃饱了,才能保家卫国!”

    耿九畴完全是落井下石,歪曲白圭的意思。

    白圭老脸涨得通红,这几个人,站在一起挤兑本官!

    耿九畴啊耿九畴,本官和你争户部尚书,没争过你,如今又被你奚落,这个梁子就结下了!

    御案后面的朱祁钰抿着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斗吧。

    “皇爷,鞑靼使团正在候着呢。”冯孝小声提醒。

    “让他们等着,见天可汗,等一会怕什么?挑个太阳晒的地方,晒着他们。”

    朱祁钰看了眼外面的日头,有些可惜,若是夏天,他非晒死几个再宣进来。

    “好了,诸卿不要吵了。”

    朱祁钰站起来:“诸卿,你们吵架,吵到了朕的心坎儿里啊。”

    “这才是朝堂!这才是心心为民的朝堂!”

    “朕不想提以前的尸位素餐,朕最讨厌那样的朝堂。”

    “今天,你们吵得很好啊。”

    “朕心甚慰!”

    “白圭的话有道理,韩雍、轩輗、耿九畴说的也对。”

    “军户逃亡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年逃亡百万人的都有,不然也不至于花钱征兵。”

    “朕不想追究谁的过错了,军户制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其实,朕打算废除军户制了。”

    “老太傅莫急,朕知道,要一点一点来,朕不会直接下旨废除的,万一朝堂下不来台,反倒是朕的不是。”

    “必须重新分田!”

    “给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分田!”

    “让他们吃饱肚子,让他们富裕起来,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

    朱祁钰高声道:“以后征兵,也不从军户里面强征,也不要求他们的儿子,必须从军。”

    “朝堂掏钱征兵。”

    话音方落,奉天殿便跟炸了锅一样,胡濙、王伟、张凤、项忠全都跪在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

    胡濙急声道:“都噤声,老夫说!”

    “陛下爱民之心,臣等皆知,陛下想改革,自无不可。”

    “但绝不可下明旨,废除军户。”

    “陛下,您想想,若兵丁全花钱征,废除了强征,那么一旦有了战事,谁愿意上战场?”

    “好汉不当兵,好铁不捻钉。”

    “一旦彻底废除了军户,那么征不到兵时,要么自食其言,强征百姓为兵丁;”

    “要么,多多花钱,从天下募兵。”

    “前者,极有可能引发造反!”

    “后者,朝堂负担不起太多的钱啊陛下!”

    “老臣也知道,军户制是落后的体制,但是,大明穷啊,没有军户制,哪来的兵丁?”

    胡濙从太祖立国时开始说,娓娓道来。

    朱祁钰听进去了,他又犯了形而上的错误。

    大明没钱,不可能用海量的银子养兵,所以军户制应运而生了,这个制度饱受诟病,还算好用。

    至于钱去哪了?

    问问藩王、问问权贵、问问士绅,就知道了。

    “朕莽撞了。”

    “老太傅老成谋国之言,诸卿爱国之心,朕都看到了!”

    “那朕分田,总是可以的吧?”

    朱祁钰问。

    活久见,皇帝又认错了!

    胡濙沉吟,项忠开口:“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是可以的。”

    项忠长得白净,声音也不高,温文尔雅的。

    却是个狠人,太上皇兵败被俘时,他给瓦剌人养马,趁不注意逃了出来,走了七天七夜,才回到宣镇。

    而且,其人允文允武,有名帅的天姿,是朱祁钰极为重视的人才。

    “但请陛下,少给军户分田。”

    “可派一能臣,在原军户田土旁边,增加一部分。”

    “不能这一块、那一块的,耕种零散,十分麻烦。”

    “微臣之所以建议陛下少分,是因为还要留出一部分,给移民的百姓留一些。”

    “田土太多,容易诞生地主,也不利于精耕细作。”

    “尤其移民女子,多多移民过去,边军多是光棍,若能娶上老婆,明年生个娃,人口就丰茂了。”

    项忠思考问题,以人为本。

    朱祁钰颔首:“可这天下人,重男轻女,女子稀少,有的也不愿意嫁给军户,朕也犯难啊。”

    这是实情,男子是主要劳动力,女子无法承担地里的繁重劳作,自然不值钱。

    “朕想让农户多生女儿,女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