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男子才能讨到老婆。”朱祁钰也犯愁,他可以不管民间百姓,军户总要考虑的。
“陛下,此乃千古症结,解不了的。”项忠苦笑。
朱祁钰灵光一现:“若朝堂给女儿家一笔钱呢?”
朝臣感到无语。
“陛下,该给多少钱呢?是天下女孩都给,还是就给一两年?”
薛希琏高声道:“陛下,若给民间发钱,中枢有多少钱,也不扛这般祸害。”
“而且,人心趋利,很多百姓还会以此为营生。”
“倘若中枢不给了,他们说不定转手就将女儿卖去了勾栏瓦舍。”
“人心皆贪,等朝廷竭泽而渔,没人会惦记着陛下的好,反倒造反不断,江山如何延续?”
“老臣以为,生民繁齿,顺天而行,朝堂不宜干涉。”
他的话,引起朝臣的同意。
全都发声劝谏。
“朕听进去了。”
“项忠的话很有道理,但大同镇的军户,也缺女人,强征山西女人入宣镇,也不是一回事。”
“没女人,如何繁齿?如何丰茂宣镇人口?”
“那便让宣镇开关去打!去抢!”
“抢草原上的女人过来!”
朱祁钰以为,朝中百官会反对呢。
竟无一人反对。
项忠竟然说:“瓦剌,禽兽也,能让禽兽嫁给人,乃是上天的恩泽。”
“好,既然诸卿同意,那朕便下圣旨,准许王来开关,抢掠瓦剌,所抢皆归兵丁所有,中枢不要。”
朱祁钰又问:“宣镇分田,可不容易,朝中可有人愿意自告奋勇,去主持这次分田啊?”
轩輗、宋琰和薛希琏,同时站出来,都愿意去。
“宋琰、薛希琏,你二人身子骨不太好,不要奔波了,留在京中将养身体,以身体为重,朕还要依仗你们呢。”
“便让轩輗去吧,以轩輗之才,处置分田,绰绰有余。”
朱祁钰环视一周:“朝中老臣,每日都要按照太医院的叮嘱,按时喝药!认真调理身体!”
“朕不准你们死!”
“大明需要你们,朕更需要你们!”
“这是圣旨!”
“老臣等谢陛下天恩!”老臣们心里暖和,皇帝确实关心他们的身体。
如宋琰和薛希琏,身体都不佳,又来回奔波的,病情愈发严重,还强撑着天天上朝。
太医发现之后,禀报给皇帝,皇帝派太医,在他们家中妥善治疗。
如今太医院人满为患,天下名医齐聚京师。
不敢不来啊,是真要杀头的。
所以太医充裕,朱祁钰恨不得给每个老臣家中配一个太医,妥善治疗。
“轩輗,朕赐你天子剑,分田一事,全权交给你,王来等宣镇地方官员,不得干涉。”
朱祁钰认真道:“朕之所以派中枢官员去主持分田,是因为你能做到公平,朕就一个要求,公平!”
“不要怕慢,必须要公平,让边军满意。”
“还有,分田过程中,给朕清查宣镇的兵丁人口,朕要实额兵丁,不要那些虚数!”
“之前的也不查了,也不罚了,朕就全当做不知道。”
“以后兵丁发饷,就按照你呈上来的名册发!”
“所以,你的担子一点都不轻啊。”
朱祁钰道:“从京畿征召一批举人,带去宣镇,随你分田,这些举人,可赐恩科,考取进士。”
“朕再从京营挑五百人,扈从你,保障你的安全!”
“微臣领旨!”轩輗心思雀跃,他确实想做一番大事业。
他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官声很好。
这也是朱祁钰选他的原因。
第一次分田,必须要做得尽善尽美,分田的人要有本事,还要清廉方可。
这是做一个榜样,以后全国都按照宣镇的规格来办。
“朕再赐你一个法宝。”
朱祁钰让冯孝呈上来,是徐有贞编纂的治水书籍,被刊刻成书。
“这本书是治水的经验,你带着,在路上好好研习。”
“不必敝扫自珍,谁都可看。”
“带去的举人当中,你物色物色,有没有人对治水感兴趣,朕要大力提拔。”
朱祁钰反复叮嘱。
水利,乃是重中之重。
“陛下,此等宝物,吾等可否一观?”白圭笑道。
“哈哈哈,这本书已经刊刻上百本,有兴趣的,拿回去一本,研习一番。”
朱祁钰笑道:“治水,乃是最要紧的事情,今年山东大涝,让朕触目惊心啊。”
“所以重建宣镇,朕反复叮嘱王来,一定要重视水利,多花些钱也无妨,一定让百姓有水喝、有水用,不能有水荒、水灾。”
“诸卿,你们家中、门生故吏之中,有哪些治水人才,全都推荐给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