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光!(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杀了他,是不是处罚得太轻了?”

    “哼!”

    “朕只是杀了他,尚未动孙氏呢,皇太后便坐不住了。”

    “朕是庶子承嗣大统,嫡母是朕的天,朕哪敢忤逆啊!”

    “现在天下就戳朕的脊梁骨!”

    “等朕百年后,太子继位,朕岂不被后世史书骂死啊!”

    “与其当得这么累,干脆退位让贤。”

    朱祁钰不停叹息:“老太傅,这皇帝,朕真的当够了。”

    “远不如当郕王时痛快。”

    “真的。”

    朱祁钰假惺惺地沾沾眼泪。

    胡濙明白了,皇帝想处置孙氏,但又不想亲自开口,坏了亲戚之情,就让胡濙来背锅。

    “明日老臣便请全体朝臣上书,严惩孙氏!还天下朗朗乾坤!”胡濙掷地有声。

    “老太傅忧国忧民,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

    朱祁钰叹了口气:“但孙氏……”

    “算了吧。”

    “到时候太后再闹起来,朕这个做儿子的,该怎么收场?”

    “算了算了!”

    胡濙瞪大眼睛。

    您的意思,让我们上书废了太后?

    您可真敢想啊!

    还不如您直接让太后暴毙,来得更痛快些。

    但皇帝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陛下,会昌侯一门,老臣必定给陛下一个说法!”

    胡濙不断妥协。

    因为文官得了便宜,皇帝正在气头上,把他惹怒了,掀了桌子,把那些暗中搞事的文官都杀了,到时候还不便宜了勋贵?

    他现在是拿勋贵做人情,倒霉的是勋贵,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偏偏勋贵又是皇帝的基本盘,让皇帝自己难受去。

    这也是个小坑。

    “罢了,不提这事。”

    “朕不顾亲戚之情,以峻法处置了彭城伯、惠安伯满门,天下人必然骂朕刻薄寡恩。”

    “皇祖母在地下,是否也在骂朕这个不孝孙儿,太过无情了呢?”

    “这名声吧,朕可以不要,但不孝皇祖母的恶名,朕怕是担不起啊。”

    朱祁钰幽幽道:“朕这法统来自于先帝,先帝来自于仁宗皇帝,你说说。朕该怎么收场?”

    法统和名声。

    这是皇帝坐着的龙椅四角中的两个角。

    两角塌了,他这皇位就坐不稳。

    “陛下,唐宗宋祖有好名声吗?”

    “但千百年过去,后人只记得他们的煌煌功业!”

    “汉高汉武,何尝又有好名声?”

    胡濙坦然道:“名声又有何益?不过庸人自扰!”

    “太祖、太宗杀人如麻,现在可有人敢骂?”

    “陛下呀,您应该把心思放在功业上,放在朝政上,什么名声根本就不重要。”

    可皇帝不点头,不允他起来。

    说明没说到他的心坎儿里。

    皇帝想让他接着说。

    “名声是把双刃剑。”

    胡濙咬牙道:“陛下有好名声时,做事束手束脚,不能全力施为,是要顾及名声的;”

    “如今陛下身背恶名,便无须顾及,随心行事便可。”

    “而陛下的法统,的确来自先帝,来自仁宗皇帝,但和张氏没有任何关系。”

    “若论亲疏远近,您才是先诚孝皇后亲孙。”

    “那孙氏享受了三代富贵,如今犯了大错,正是寿终正寝的时候!”

    “老臣愿联名上书陛下,请杀张氏满门!”

    胡濙掷地有声。

    为了消解皇帝的心结,他不惜一切。

    朱祁钰眼睛一亮:“那朕要杀掉张瑾所有姻亲,可否?”

    “可!”

    胡濙废话没有。

    您想杀谁便杀谁!老臣一概遵命!

    “老太傅!朕有你,方能走到今日!朕方知岁月并不蹉跎啊!”朱祁钰一把抓住胡濙,将他扶起来。

    算过关了!

    胡濙额头上全是汗水,后背都被浸透了。

    他真害怕,皇帝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暴君,带着大明去死。

    “朕被张氏算计,被孙家欺负,皇太后又看朕的笑话。”

    “朕以为朕真的是孤家寡人。”

    朱祁钰动情道:“却不想,朕的身边还有你这样的良臣良佐,朕知足了!”

    这话的意思是,真要杀光张瑾亲属?

    那打击面实在太大了!

    大半个勋臣都要进去。

    “若那些勋臣对陛下忠心,就应该杀妻证道,证明自己的忠心!”胡濙疯了。

    为了弥合皇帝心中裂痕,连如此暴戾的话都说出来。

    被起居郎记下来,他胡濙的名声也毁了。

    会被史书记载成:昏君佞臣,天生一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