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朕不杀人,心里难受,去把和张瑾有姻亲的都杀光!(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杀妻证道?

    朱祁钰被胡濙震到了:“老太傅,朕虽然有坏名声不假,但朕是个好人。”

    您是好人?

    您要不要脸啊!

    胡濙目瞪口呆,您是真的想让勋臣杀妻证道?

    “罢了,杀人太多,显得朕过于刻薄寡恩。”

    这话让胡濙松了口气。

    不止要杀妻,还要杀子、杀夫,不知多少勋臣会被此事波及。

    “等过段日子,找个由头,都打发去河套戍边吧,省着看着心烦。”

    嘶!

    胡濙倒吸冷气,您是真记仇啊。

    看来张瑾是真把您骂急了。

    当着皇帝面,骂人家没儿子,皇帝不杀个血流成河,都是千古仁君了。

    “老臣遵旨!”胡濙可不敢忤逆。

    “今日老太傅怎么一反常态,朕说什么便是什么呢?”朱祁钰纳闷。

    “陛下乃承天洪运的皇帝,杀、放皆在一念之间,老臣不敢忤逆陛下!”

    “哈哈哈!”朱祁钰得意大笑。

    朕是皇帝,没儿子,那也是皇帝!

    正相谈甚欢的时候。

    冯孝进来:“回皇爷,舒公公查到了生员作弊!”

    朱祁钰眼睛一眯,伸手接过奏章。

    看完后,递给胡濙。

    “多亏了舒公公心细如发,这个胡信背后不会这么简单。”

    胡濙心里卷起万丈波澜。

    刚刚弥合了皇帝心中的裂痕,让皇帝恢复正常。

    结果,文臣又亲手揭开伤疤,告诉皇帝,我们都是骗你的!

    完了!

    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这群傻子,还亲手将刀把子送到皇帝手上,让皇帝捅死文臣!

    张瑾的事,背后没有文臣的推波助澜,傻子都不信。

    皇帝心有万般愤怒,在多事之秋只能暂且忍耐。

    胡濙又帮着皇帝顺气,终于让皇帝开怀。

    结果,天送枕头,逼皇帝杀人。

    “查!”

    朱祁钰语气森然:“一查到底!”

    “不管是谁,只要牵扯了,统统诛族!”

    “涉事者,诛九族!”

    “交给东厂查办,冯孝,去传旨!”

    这哪是查科考舞弊案啊。

    这是查皇帝怀疑的所有文臣啊!

    是谁安排了张玘,是谁让皇帝无子的流言甚嚣尘上的,又是谁口诛笔伐皇帝的?

    都揪出来!

    统统杀光!

    这才是皇帝的深意。

    “陛下不可!”

    胡濙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此事还需调查,先找到这个代瑛,再一步步查下去。”

    朱祁钰挥手打断:“一步步查,最后只会不了了之。”

    “那个胡信,连续参加几次乡试,浙江主考会不知道?”

    “朕看啊,这胡信作弊案,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这伙人多次作案。”

    “不知道有多少进士,是靠徇私舞弊上来的!”

    “甚至,上面还有保护伞,全都抓起来,打掉!杀光!”

    “老太傅,此事你无须插手。”

    “交给东厂,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的确,能查出水落石出。

    但文臣估计剩不了几个了!

    文官集团,是靠同年、同乡联系起来的,逐渐形成了党派,进而形成集团,逐渐壮大。

    皇帝要破了这同年之情,从根子上打破文官集团。

    让文官只能变成皇帝的走狗。

    而不是形成集团,和皇帝抗衡的势力。

    “陛下,科举乃为国取才,当慎之又慎。”胡濙不同意,绝对不能同意。

    让东厂去挖文臣的根子。

    信不信,东厂能把天下文臣杀光!

    到时候文臣无以为继,只能乖乖当狗。

    杨士奇做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没个几十年,文官是发展不起来的。

    哪怕和皇帝谈崩了,他也必须挽救这个局面。

    “为国取才,哈哈哈!”

    朱祁钰怪异大笑:“牢笼志士罢了,老太傅还真自欺欺人?”

    “朕之前就说过了,科举为国取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而是用‘学而优则仕’的家国情怀,和高官厚禄的名利诱惑来收买天下文人。”

    “准确地讲,朕在驯服文人当狗。”

    “当朕的狗!”

    “诚然,碰到软弱可欺的君主,文臣会形成庞大的文官集团,骑在皇帝头上作威作福,操纵皇权。”

    “这方面你们熟……”

    “所以不消朕细说了吧,老太傅。”

    没错。

    科举就是牢笼志士而已。

    胡濙脸色发白:“陛下不能只学权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