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壮哉于谦!大明边境北推万里!(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之声,甚嚣尘上。

    “诸卿,尔等想过没有,小小的佛郎机,为什么能制出这般厉害的火器?”

    朱祁钰问。

    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

    “进步!”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佛郎机人不断进步,他们继承郑和遗志,开始大航海,开眼看世界。”

    “反观大明,看看军中用的火铳吧,那都是永乐朝用的老玩意儿。”

    “永乐朝至今,三十多年了。”

    “大明尚在原地踏步,故步自封。”

    “所以,大明的衰落,是肉眼可见的。”

    朱祁钰认真道:“朕没有怪谁的意思,因为大明太富庶了,躺着就能吃饱饭,谁会跑起来抢饭吃呢?”

    “佛郎机就不一样,他们偏居一隅,不跑起来,就没饭吃。”

    “诸卿,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

    “咱们已经不知道海外究竟是什么样子了!”

    “朕没钱出海。”

    “也无力组织郑和那样的船队出海。”

    朱祁钰把态度放低。

    他现在内忧外患,要是再提出开海的话,估计今天晚上就得暴毙。

    “但是!”

    “来大明做生意的商人还很多,咱们要从他们的嘴里,知道海外的情况。”

    “诸卿,不要再沾沾自喜了,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荣光之中了。”

    “清醒过来吧,看一看世界吧。”

    “我们已经落伍了!”

    “也许,西边就有新的成吉思汗,正在摩拳擦掌,往东方打来。”

    “咱们连小小的瓦剌、鞑靼都解决不了,如何和更强大的敌人对抗?”

    “咱们也该认清自己了。”

    “诸卿!”

    朱祁钰语重心长。

    朝臣心里真有几分不是滋味。

    如今朝堂上,能臣贤臣比比皆是,一心向上,开创盛世,青史留名。

    结果看一场试铳,把心气儿打没了。

    大明还是天朝上国吗?

    皇帝无数次在说,连麓川小国都打不过,算哪门子天朝上国?

    连鞑靼、瓦剌都打不过,算什么天朝上国?

    国内不平,边疆不靖,还是煌煌大明吗?

    “陛下,微臣以为当仿制火器,追赶佛郎机。”耿九畴高声道。

    “耿卿,你想过没有,万一这火器,只是佛郎机最低劣的火器呢?”

    “市舶司已经把人抓来了,东厂正在审。”

    “但朕看,这伙人是私人武装。”

    “你说民间那地主老财,能有军中的火器吗?”

    朱祁钰问。

    耿九畴倒吸口冷气。

    那佛郎机军中的火器该多么先进?

    “陛下,这么先进的火器,能是淘汰货?”叶盛目瞪口呆。

    “朕只是猜测,但很快就会有结果。”

    奉天殿内一片寂静。

    这佛郎机要是来攻打大明的话,大明能挡住吗?

    “陛下,必须仿制!”

    王竑跪地高声道:“不止要仿制,还要超越佛郎机人。”

    “微臣建议,给军器局设定标准,每个月研制出多少火器来!”

    “完不成就处斩!”

    这招够狠的。

    但发明,有时候你让他冥思苦想一辈子他也想不出来,有时候灵机一动,就弄出来了。

    朝臣上下都支持,给军器局压力。

    毕竟在文人眼里,匠人根本就不是人,他们可不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朝堂充满紧迫感。

    鞑靼兵围大宁,直逼京师,京师危如累卵。

    又冒出个佛郎机假想敌。

    所以朝堂反而重视起了军器局。

    “再给军器局一段时间,若发展不出来更便捷、威力更大的火器,就给他们设立目标。”

    朱祁钰没放权给都察院,他不想让朝臣插手。

    有些事,朝堂不管,自由发展反而非常好,朝堂一管,军器局准死。

    外行瞎指导内行,没个不死。

    “佛郎机的战船也停靠在广东,朕也想看看,人家的战船是不是也比咱们先进?”

    朱祁钰笑道:“不过,刘震海带回来一批作物。”

    “这些作物,和朕梦中所见的,一般无二。”

    “若培育得好,这些作物,就能让大明盘踞在漠北,甚至以后都不存在粮食问题了。”

    朱祁钰又说了他的梦境。

    朝臣之前只是笑笑。

    但种植御米的薛希琏,却发现这株作物特别皮实,风吹雨打无所畏惧。

    “船上有很多作物。”

    “诸卿想培育的,就领回去一株,认真培育。”

    “等这些作物普及天下,朕记你们一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